2012-01期●神州风采●

林州重修红旗渠

作者:王 星

 

曾经感动无数人的“红旗渠精神”,在50年后并没有淡去,而是愈发坚定。

李顺昌拿起铁锹,跳入渠中,一铲又一铲地把淤泥往渠外堆。动作之利索,丝毫无法让人将其与一个古稀老人对上号。

半个世纪以前,李顺昌和无数林县人一起,仅凭一锤、一铲、一架独轮车和两只手,硬是在太行绝壁上修成了被誉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终结了林县“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20117月,林州市决定响应中央号召重修红旗渠,71岁的李顺昌又一次带着村民们冲在了最前,干在渠边,吃在渠边,住在渠边。在林州204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如今到处可以见到这样令人感动的场面。

林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的连接处,土薄石厚,水源奇缺。十年九旱的残酷现实,让当年的林县人民下定决心引水入“林”。19697月,历经10年艰辛建成的红旗渠工程,在隔着太行山、山西省境内的平顺县设坝截流,又筑渠打洞,将漳河水引入林县,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的饮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

然而,修成后的红旗渠“命运”并不平顺,除总干渠和干渠还有国家维护外,支渠及其以下的小渠都渐渐被破坏,沿渠而建的48座小型一、二类水库和346座塘堰,也有相当一部分濒临报废,根本无法再发挥原有功能。

林州市委书记郑中华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林州的发展受水资源制约的状况越发严重。

2011789日,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宣布国家将在未来10年内投资4万亿对水利工程进行建设改造,特别是要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在这个背景下,林州的“三年水利大会战”应运而生。在这一计划中,重中之重便是要拿出9.7亿元,重修红旗渠。听到这一消息时,李顺昌甚至激动地拍起了桌子:“早就该这么干了!”

从红旗渠纪念馆所在的分水苑,到李顺昌们挥锹整修着的二干渠的一段,距离48公里。由于当年条件有限,水渠的两边用块石垒筑,而渠底还是碎石泥土的山地,结果渗漏严重,当金贵的水一路流到李顺昌家住的横水镇达连池村,损耗超过60%。加上连年雨水冲刷山坡,泥石不断滑落,村里人赖以灌溉的这条“生命线”渐渐被堵塞。虽然历年也疏浚、修补,但渠道越来越“老病交加”。

李顺昌和乡亲们重新跳进了渠,修筑毁损的渠岸、清淤、用水泥将渠底“硬化”彻底解决渗漏……眼看蜿蜒在山腰的干渠将会重新畅通,乡亲们的心跟着舒畅起来。

记者跟着李顺昌,去看一段已经修好的渠。整条干渠正在分段整修,眼下并未通水,但几天前的一场雨,已被蓄在了这一段渠中,虽是薄薄一层,已让老人笑意盈盈。水在他心中的分量,渠在他心中的分量,都在这笑容里了。

正在整修渠岸的王文书,见到李顺昌,格外来精神。一问,今年77岁的他,跟李老汉早就是搭档:“当年修红旗渠,咱俩都是村里的‘先锋突击队员’;想不到过了50年,还能一起为重修红旗渠出把力。”

王文书说的“先锋突击队员”,是当年修建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青年洞”时,由全县选拔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他们的任务,是要在陡峭如削的“小鬼脸”上凿洞,有了这个洞,山那边的水才能引到山这头。在整个修渠过程中,这项任务难度最大,危险最大。李顺昌说:“我们打炮眼炸山,可有窍门!先凿个小洞,塞进去一枚小炮,炸开一个口子,再放进去一个大点儿的炮……那会儿只有铁锤钢钎,就只好这么干。放炮的炮手,都要经过培训,但还是会出事——有一回,我们一个老乡点了炮没响,上去查这‘哑炮’,突然轰隆一声响,人就没了。”

开凿全长616米的“青年洞”时,正是上世纪60年代初缺吃少喝的最困难时期。没有粮食吃,李顺昌他们在山边寻能吃的树叶,采上一堆,拌着玉米面熬稀粥;帐篷自然见都没见过,睡觉就在又冷又湿的山洞里。如今重修红旗渠,村里安排人在山下公路边做了饭往上送,用上了小型挖掘机,也能天天回家。但两个多月里,李顺昌硬要跟村支书一起睡工地。问怎么睡,村支书在一边插话:“弄了辆破卡车上来,在车里睡。老汉夜里睡得少,爱在渠边转悠,说工地上有建材、机器,得小心防贼。”李顺昌感慨地说:“当年咱们村派出的‘先锋队员’有8个,现在就剩我和王文书了。” 红旗渠是他和全村乡亲的“生命线”,也是他生命里永远的骄傲和牵挂。

在采访中,记者深深感到,在林州,许多人都跟李顺昌一样,把红旗渠当成最大的骄傲。重修红旗渠,在他们是盼来了机会,一个了却心愿的机会,一个等了很久的机会。修渠为浇田,更为他们的骄傲:“红旗渠精神”名声在外,红旗渠却不行了,怎么说得响?

在杨伯山屯,记者见到80岁老人杨伏宝时,他正在刚刚修好的950米长斗渠边培土加固。年轻时,他也是修渠大军中的一员。说到重修,他有些激动:“咱这红旗渠,早该修了!”

渠道坏了,引不来水,只能提机井水灌溉,一亩地的花销接近60元;修好了渠,每亩的用水成本就能一下降到22元;还能在水多时把水存进田边的一个个水泥池,存进用村里洼地改建的小水库,对付一年里大多数的缺水月份。

但杨伏宝老人长久盼着重修红旗渠,并不全为这些。不到林州,你很难真切体会林州人对红旗渠的感情:除了骄傲,还有感恩。

当年修建红旗渠,采桑镇磨练出了一批能工巧匠,日后奔赴全国各地的林州“建筑大军”中,采桑人多的是,他们因此改善了生活,甚至改变了命运。在他们心底,对红旗渠有着特殊的感情。这次重修,采桑镇走在前头。

红旗渠之于林州,如果说是一张名片,那也是用坚硬胜铁的太行山石英岩凿成的,有让人心头一动的分量。比如林州人去竞标工程,说一句“红旗渠咱都能修成,什么苦吃不得?什么关过不去?”人家信。

难怪,仅723日重修红旗渠开工当天,林州在外的17万“建筑大军”和本地的企业家积极响应,自发捐款1113万元。林州市市长王军说,重修红旗渠顺应了民意,赢得了民心,激发了民智,凝聚了民力,受到群众热烈拥护。

筹资投劳,林州不等不靠,决定提取5%的财政收入和10%的土地出让收益,市财政每年自筹不少于1个亿,全市16个乡镇2011年也自筹资金1.08亿元。市领导班子成员分包乡镇、分包工程、分包渠道,一线办公、一线指挥、一线推进、一线解决困难和问题。广大群众积极投工投劳,那些年已七八十岁的当年修渠人,纷纷走向工地,劝都劝不住。

林州市委书记郑中华说,“林州是‘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我们要在新的实践中传承、发扬光大这种精神。”在林州,记者似乎找着了“红旗渠精神”不竭涌流的一些“泉眼”,它们在林州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