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支队司令司马本斋
抗日战争爆发后,回族人民和全国其他各族人民一样,迅速投身于抗日洪流之中。在抗日战争中,回族人民武装抗日的斗争十分活跃,许多地方都组织了回民支队。马本斋领导的“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是在全国影响较大的一支回民抗日队伍,也是八路军冀中军区主力部队之一。他们战斗在河北的冀中和冀鲁豫边区一带,英勇杀敌,屡立奇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英勇气概。
马本斋回族名字叫优素福,1901年出生在河北省献县东辛庄的一户贫农家庭。幼年读过几年私塾,因家境贫苦而辍学帮父母种地。1915 年冀中大早,赤地千里,饿殍载道。为了谋生,年仅13岁的马本斋离开家乡,四处流浪。他在饭店当过学徒,给牧主放过马,后又加人东北军。1924年爆发了直奉战争,马本斋从东北军“讲武堂”毕业,担任排长,随东北军人关。后升任东北军团长,驻防在山东牟平一带。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我国东北,蒋介石却下令不准抵抗。马本斋目睹祖国山河破碎,义愤填膺,奋笔写诗:“风云多变山河愁,雁叫霜天一叶秋。男儿空有凌云志,不尽苍江付东流。”
随后,他即弃官回乡为民。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大举进攻,国民党军不战而逃,冀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马本斋在母亲的支持下,和弟弟以及同村青年一起,拿起武器,拉起队伍,抗击日本侵略军。一支以马本斋为首的回民义勇军成立了。他们在村里清真寺前宣誓:“国难当头,日寇毁我家园,杀我父老,穆斯林大义大勇,为国为民,雪耻报仇,死而无怨!
马本斋这支60多人的队伍,在家乡一带同日军作战。面对强敌,他感到势单力薄。他听说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是真正救国救民的队伍,就派三弟马进坡去找共产党。1938年初,河北游击队司令员孟庆山把马本斋接到司令部,并成立了河北游击军回民教导队。这支回民武装接受了共产党的领导,经过整编整训,部队思想觉悟和军事素质大大提高。大批回民青年闻风而来,壮大了这支队伍。1938年7月,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教导队与吕正操领导的冀中人民自卫军回民干部教导队合并,编为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由马本斋任总队长。10月,马本斋经总队政治部主任丁铁石和刘世昌的介绍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39 年,回民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由马本斋任司令员,郭陆顺任政治委员。
回民支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越战越强,不断打击日军,屡建战功。仅1938年几个月间就进行了几十次战斗,毙伤日军500多人,沉重地打击了敌人。1938年底到1939年初,日军对冀中进行军事围攻,马本斋带领回民支队狠狠打击了向我河间进攻的山本联队。当山本联队占领河间后,马本斋又带领回民支队在河间城外不断地打击敌人,死死拖住敌人不放。山本气急败坏,就在马本斋的家乡进行报复。山本联队包围了东辛庄,放火烧了清真寺和马本斋的住宅,毒打阿訇和群众。当这年秋季日军组织一千多人的抢粮队到这一带抢粮时, 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狠狠打击了抢粮队,歼灭日军300多人,使敌人的抢粮计划遭到失败。从1940年春开始,日军加紧对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封锁和围攻。回民支队奉命在深县以南开展抗日斗争。在石德路北粉碎了敌人52天的大“扫荡”,连续作战30余次,毙伤日伪军500余人。5月,在康庄地区运用伏击手段,一举毙俘日伪军80余人,而回民支队无一人伤亡。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高度赞扬了康庄伏击战。此战受到冀中军区的表彰,授予“能征善战的回民支队”的锦旗。1940年秋,彭德怀副总司令发动了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马本斋率部在深泽县南部、北部一带频频出击,部队扒毁了敌人的交通要道,摧毁了日伪军据点和伪政权组织。11月14日深夜回民支队突击包围深泽县城,进行猛烈的攻击。经过四天四夜的奋战,胜利完成了东线战役任务。冀中军区嘉奖回民支队为“打不烂,拖不垮,无攻不克,无坚不摧的铁军”。毛泽东还为此专门题写了“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的题词。
回民支队就像一把钢刀插在日本侵略者的胸膛,日本侵略者对马本斋和他率领的回民支队恨之入骨,采用各种手段企图消灭回民支队或逼迫马本斋投降。但日军使尽了一切办法,都枉费心机。最后,他们策划了一条毒计,把魔掌伸向马本斋的亲属。他们知道马本斋是个孝子,想抓到马本斋的母亲,再逼马本斋屈服。对于敌人的阴谋,我军已有所察觉。马本斋的父亲已随部队活动,其他亲属也都由群众保护起来。乡亲们劝马本斋的母亲也躲一下,但是这位英雄的母亲却因肩负着为我军传递情报的任务,坚决不肯离去。
1941年8月4日深夜,日军从河间、献县、沙河桥、淮镇、景和等据点,出动1000余人的兵力,突然包围马本斋家乡献县东辛庄。次日清晨,日军将全村群众驱赶到清真寺门前的草地上,逼着群众供出谁是马本斋的母亲。群众不供,敌人的皮鞭、木棍和枪托雨点般地落在乡亲们的身上,打得他们头破血流,昏倒在地。此时,乡亲们把马老太太紧紧地夹在人群里,无论敌人怎么歇斯底里地狂叫,残暴地毒打,所有的人都守口如瓶,宁死不屈。两个青年被拷打致死。随后,日军又在人群中拉出马母邻居五十多岁的汉族同胞王兆喜,敌人用马鞭、枪托将王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但王始终咬紧牙关,宁死不吐真情。就在日寇举起刺刀要杀王兆喜时,只见马母极力挤出保护她的人群,悲愤地说:“日寇强盗!
你们不是要马本斋的母亲吗?”鬼子一窝蜂地拥到她面前。她毫无惧色地大声说:“你们不是要抓马本斋吗,他是我的儿子,他就在河东岸,你们怎么不到那里去抓他呢?”日军把马老太太带回河间县城,把她交给无耻的叛徒哈少符和伪县长金某(都是马家的亲戚)。他们用尽种种卑劣的伎俩,妄图诱逼马老太太给马本斋写劝降信。可是,得到的却是马老太太严正的斥责:“我儿子抗日,是我叫他当八路军,打日本的。叫我劝他投降万万办不到。
我死了也光荣,不像你们这群无耻的奴才,卖国投降,污辱了伊斯兰教!”她发出了绝食的誓言:“我是中国人,绝不吃汉奸、鬼子的饭!”马老太太坚贞不屈,绝食7天,壮烈殉国,时年68岁。临终前,马老太太对被押在她身边的一个亲戚说:“告诉本斋,叫他好好打鬼子,给我报仇,给乡亲们报仇。”马老太太凛然殉国后,朱德、彭德怀、罗瑞卿、陆定一等联名致电冀中军民,电报说:“冀中回民支队支队长马本斋同志的母亲,为敌人俘去,在胁迫利诱和凉水灌鼻等残酷严刑下,不仅拒绝为敌奸劝降自己的儿子,并表示决不屈服,而且严厉斥责敌人,终被折磨以死。在听到这个悲痛消息以后,我们认为像这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女子,不愧为中国人民最优秀的代表,这样惊天动地地忠于中华民族的无上气节,足以愧死一切充当日寇走狗,出卖民族的衣冠禽兽,愧死一切对抗战大业表示动摇的民族败类。
中国人民有这样的母亲,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光荣,回民的光荣,中国妇女的光荣,而且是中华民族绝不灭亡的最具体的例证。而我们八路军人中,有这样深明大义勇敢坚定的母亲,正是我们八路军的光荣,我们仅以悲愤的热忱,向马母英灵致崇敬的悼念,并向我们的马本斋同志,致以兄弟的慰问!
日军胁迫马母劝儿投降的阴谋失败后,仍不死心,继续利用汉奸特务诱骗马本斋投降。马本斋坚持中华民族爱国的高尚品格,先后将劝降的敌特哈少符、马庆来处死。马本斋失去母亲以后,继续指挥回民支队,驰骋于大清河两岸的子牙河以东的地区。数年来,回民支队进行大小战斗870余次,歼日伪军3.76万余人。
1943年冬,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了第三次反共高潮。1944年1月,中央军委命令杨得志司令员率领包括回民支队在内的冀鲁豫军区主力开赴陕北。令人遗憾的是,此时马本斋同志颈后生一疮疖,由于战斗频繁,缺医少药,未能及时治疗,以致病毒进人血液,高烧不退,病情急剧恶化。1944年2月7日,马本斋同志病逝在山东省莘县的张鲁集,终年43岁。噩耗传到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人们痛哭失声。2月15日,鲁西北莘县张鲁集的几千名抗日军民隆重集会,挥泪追悼这位转战一生的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沉痛的消息传到延安,4月9日,党中央为马本斋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以及各界代表都送了花圈,题写了挽联。毛泽东的挽词是:“马本斋同志不死!"周恩来的挽词是:“民族英雄,吾党战士。”朱德的挽词是:“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人们将永远怀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同志及其英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