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期●“黄花塘杯”征文选登●

华中建大:短暂而又火红

作者:白帆

在盱眙县旧铺镇,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它就是华中建设大学旧址。华中建设大学(简称“华中建大”),是华中解放区培养革命干部和建设人才的新型大学。
  1944年冬,中共中央华中局根据抗日战争形势发展和巩固华中各根据地的需要,决定在淮南盱眙县新铺镇(即今天的旧铺镇新铺村)创办华中建设大学。1945年1月,华中建大正式创建,开始招收第一批学员。抗日战争胜利迁往淮阴续办,1946年10月北撤至山东莒南,1947年转移到胶东海阳。1947年冬,因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而停办。
  1946年3月,建大曾计划办成比较正规的多学科大学,但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破坏了原定的计划。建大在时局动荡、战火纷飞、校址数迁和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办了四期,共培养学员5000余人。
  华中建大创办初期由华中局宣传部长彭康兼任校长,新四军二师政治部副主任、淮南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张劲夫任副校长并兼管党的工作。1946年,李克农任校长,夏征农任副校长。学校设民运、民政、财经、文教四个系和高干班、区干班。民政系,主任贺希明,副主任姚耐;民运系,主任李代耕,副主任方章;财经系,主任陈穆,副主任陈修良;文教系,主任陈同生,副主任张天民(后由朱达章继任)。另外,华中党校结束时,还有一些县委以上干部和部队团以上干部没有学完,因此建大成立后,将这些同志成立一个高干班,同时,调来建大的学员中,有一些区委书记和区长一级的干部,又成立了一个区干班。华中建大在盱眙办学虽然只有短暂的八个月,却为我党我军输送了大量的革命和建设型人才,更为新四军一线战场培养了大量的医护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为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中国近代史上,对华中建设大学的历史几乎很少涉及,以致于很多中国人不知道或遗忘了这段火红而又短暂的历史。在盱眙革命老区,我们寻访新四军的足迹,华中建设大学就是新四军进驻盱眙期间的一个重要里程牌。
  而今,华中建设大学旧址尚在,当年的校舍完好如初。校园内苍松劲柏林立,绿树红花掩映,最让人称奇的是一棵树龄超300年的朴树,历经岁月沧桑,依旧枝繁叶茂,昂扬矫健,好像诉说当年华中建设大学繁荣昌盛的办学历史,又好像革命军人铮铮风骨傲然屹立。朴树前立有石碑,碑文是张劲夫同志亲自题写的“华中建设大学旧址”,笔力遒劲,行云流水。
  一所革命型的大学,静静地躺在历史的长河中,今天的人们似乎忘却。但作为革命老区的人们,对华中建大有着浓厚的鱼水深情,还有从华中建大走出去的每一位革命者,一定还记得母校的飒爽英姿,一定记得曾经哺育他们的热土。
  华中建大的故事,华中建大人的风采,一幕幕在盱眙革命老区广为传颂。作为革命老区的后继者,我们深受华中建大的办学理念和革命精神所震撼与鼓舞,并且我们会把这所鲜为人知的大学告诉更多的人们,不能因其办学的短暂而忽略了她在历史上的丰功伟绩。
  但愿华中建大旧址能唤醒老一辈的记忆,能促进青年人的奋发,从而让我们学习历史、牢记历史。从华中建大走出去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相继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作为革命老区的儿女,在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记住一个美丽而永恒的名字——华中建设大学。

上一篇:陈毅与黄炎培诗酒叙情下一篇:中山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