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敌我被俘最高军官的迥异待遇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到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攻占了韩国约90%的土地,将韩军驱至釜山一隅。然而,9月15日,美军率领“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不久便将战火烧至我国边境。同时,美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我解放台湾。在这样的情况下,同年10月25日,应朝鲜请求,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经过3年多的严酷战争,朝中人民军共歼敌109万余人,其中美军39万余人,志愿军共歼敌71万余人,自身伤亡36.6万余人,敌我伤亡比约为1:0.51。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军威、国威。
有战争,就不可避免地有战俘问题。据我国查证,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和联合国军被俘46523人,但美联社在1953年公布的联合国军被俘人数是18286人,大大缩减了数字。我志愿军官兵先后有20905名被俘,其中60军180师的官兵占了三分之一多,朝鲜人民军被俘70183名。
那末,敌我双方是如何对待战俘的呢?我们且选取当年敌我双方被俘最高军官作一比较。敌我双方被俘的最高军官都是师级军官,我方是志愿军第3兵团60军180师代政委、政治部主任吴成德,美军则是陆军王牌第24步兵师师长威廉·费舍·迪安。
吴成德(1912~1996),山西新绛县人,1937年参军,同年9月入党,曾参加了百团大战、中条山反“扫荡”等战斗。抗战胜利后,他又率部参加了解放运城、晋中、太原等城市的攻坚战;1950年入朝作战。1951年5月为掩护主力后撤,180师全师陷入重围,分头突围中,他带领部分战士在朝鲜37度线附近的山区打游击,在冰天雪地中坚持了整整14个月。直到1953年春只剩下3个人的时候,吴成德被美军的搜山队所俘,送进了釜山“战犯”监狱。作为被俘虏的志愿军最高将领,美国人对他十分“看重”。为了从他嘴里得到有用的情报,他们对吴成德使用了包括电刑在内的严刑拷打和折磨。毫无所获之下,他们把吴成德关在了一个黑屋里,用两个高音喇叭一刻不停地对着吴成德高喊“快交代”,使吴成德的精神受到了难以想象的煎熬。面对敌人的非人折磨,吴成德始终咬紧牙关,坚持斗争,从没有放弃返回祖国的信念。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生效,双方开始大批交换战俘,吴成德是最后一批被遣返回国的。吴成德是1953年9月2日被遣返的。那天,几个美军士兵拎着一桶水,来到单独关押吴成德的房间,要他洗澡。这是美国人在移交战俘前例行的“美化”,企图掩盖他们虐待战俘的真相。已被折磨得不成样子的吴成德一脚将水桶踢翻。美军士兵无可奈何,便拿来水龙头,把他浑身上下冲了个透湿,然后扔进来一套新衣服要他换上。吴成德随手把这套衣服摔出了室外。他靠在墙边,精心地用针线缝补脚上的鞋子。这双鞋,是他从国内穿到朝鲜来的。在被关押期间,他看到它,就好像回到了家乡,看见了亲人。这双旧鞋子,给了他活下去的信念,后来被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收藏。上午9时左右,当熟悉吴成德的中方人员见到他的时候,都几乎认不出他了:仅仅几个月的战俘营生活,就将吴成德折磨得骨瘦如柴,原来130多斤的体重只剩下了90多斤,身体十分虚弱。
再来看威廉·费舍·迪安(1899~1981),1922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二战中曾被授“卓越服务十字勋章”。二战结束后,迪安被任命为驻日美军第24步兵师师长。朝鲜战争爆发后,迪安率第24师参战。在接受韩国记者采访时,他轻蔑地将朝鲜人民军称为“农民军”,还嘲笑说:“我很想尝尝平壤冷面。”可真的开战,所谓的“王牌师”初战即被打得落荒而逃,迪安和一小部分人员逃到山林中。
据一个被俘的美军军官说:“我们美军投降有四个条件:一是子弹打光了,二是没饭吃,三是通讯联络中断,四是被包围突不出去。”迪安还算是有“骨气”的,在山林中转悠了36天,终于找到出山的路口。1950年8月25日,当他爬到全罗北道珍郡附近时,被朝鲜游击队俘虏。原本体重170磅的迪安被俘时,只剩70磅。获悉迪安喜吃“平壤冷面”,不知是不是有意为之,朝鲜军官后来竟安排迪安吃了好几顿“平壤冷面”,让他“大饱口福”。
迪安在朝鲜北部的战俘营里和其他美军战俘一样受到了优待。中朝方还安排他会见记者,并配了专门的英语翻译。其间,华盛顿宣布他已“以身殉国”,美联社还煞有介事地报道了他“与敌同归于尽”的长篇通讯。1951年,美国国会还授予迪安国会荣誉勋章,比“卓越服务十字勋章”又高了一级,并在五角大楼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可没有不透风的墙,不久美国 《图片邮报》 将迪安还活在战俘营的消息捅了出去,还配了两张迪安的正面照片:一张是被俘时皮包骨头的迪安,一张是被俘一年半后身体壮实的迪安。有图有真相,为此,迪安妻子跑到国会,控诉政府“捏造事实”编造假新闻,一时弄得华盛顿好不被动。
战俘营中的迪安吃饱睡足后,准备把自己的被俘经历写成《在朝鲜被俘历险记》。1953年春,纽约出版商鲍斯·卡特得知这一消息,通过在朝鲜开城采访停战谈判的美国记者,再通过中国记者带信给迪安,准备出版他的这本历险记,开价5万美元。迪安在战俘营里说“不”,转而开价10万。
1953年8月6日,朝中代表设宴为迪安送行。席间,迪安喝得酩酊大醉。9月4日,迪安被送回美国。此后,他闭门谢客,如约完成了撰稿任务。其间他还写过一封信给中朝领导人,“以一个普通军人的身份,表达远离战场的特殊感情”,署名为“死而复生的美国公民”。
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中美双方被俘最高级别人员的战俘生涯。看得出,迪安在我方的战俘营中受到了善待。其实,我军从红军时期就对俘虏实行宽待政策,不杀不辱,不没收私人财物,对受伤者给予治疗,并妥善处理死亡战俘的遗体和遗物。
但我方的吴成德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别说受到宴请,在战俘营中吃顿饱饭都是奢望。虽然美国是签署了关于战俘的日内瓦国际公约的国家,但并没有人道地对待战俘,吴成德的遭遇就是一个明证。连我军最高级别的战俘都是如此,其他战俘的境遇就可想而知了。可见美军虐待战俘的丑闻,早在半个世纪前就臭名远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