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期●历史研究●

文化铁军这样铸就

——新四军加强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作者:陈国华



19371225日,新四军军部在湖北汉口成立。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大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纷纷加入新四军,不仅缓解了新四军干部和知识人才缺乏的矛盾,也提升了新四军的整体文化战斗力。同时,新四军采取了一系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做法,从而成为一支驰骋大江南北、扬威华中大地的文化铁军。

敞开渠道广纳天下英才

新四军建军初期,总人数只有1万多,武器差、物资缺,更重要的是部队的文化水平低,绝大部分指战员来自穷苦工人、农民和社会无业人员,真正有点文化的还不到总人数的10%。通过对新四军文化构成的分析,新四军军分会和军部首长感到,新四军文化水平低下的现状必须改变。为此,他们除在武汉、南昌、福州等地设立办事处,接纳和转介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加入新四军外,军分会还于1940年秋召开专门会议,研究中共中央《关于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的落实问题,提出了“吸收知识人才、建设党的铁军”口号,要求把吸纳知识分子工作提高到创建铁军的高度对待。

194010月下旬,陈毅在海安召开文化人座谈会,欢迎刚从上海抵达苏北的许幸之等一批文化名人,并在会上发出了“大力接纳知识分子,为开展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文化运动而斗争”的号召,极大激发了知识分子投身抗日洪流的革命热情。皖南事变后,在刘少奇、陈毅的精心筹备组织下,首届苏北文化协会代表会议在军部所在地盐城召开。会议邀请来自镇江、启东、如皋、泰兴、兴化、东台、阜宁、淮安、涟水、盐城等地及部队代表300多人,共商吸收知识分子的组织、领导方式和目标任务,为新四军和地方政府大力吸纳知识分子和知识青年、建立巩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定了路径。

1942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立即在知识分子集居的阜宁卖饭曹村的“文化村”进行传达学习,激励广大知识分子加强自我锻炼和改造。同年9月,新四军政治部印发《关于开展部队文艺工作的指示》,号召全军文艺工作者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针,到基层去,到人民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抗日斗争中去,为人民大众讴歌,为抗日斗争鼓与呼。华中局、新四军军分会及军部领导十分重视吸纳知识分子参军参战参政,有效地推动了军队和根据地文化运动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458月抗战胜利时,新四军和地方政府共吸纳来自沦陷区、大后方及海外知识分子近万人,培养、培训知识人才3万多人,成立县级以上文化协会29个,组织各类文化团体1300多个,兴办报刊杂志78份,开办学校3200多所,为新四军文化水平的提升和抗日根据地文化运动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搭建平台提供用武之地

大量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加入新四军,在改变了新四军文化结构的同时,如何发挥好他们的作用,成为摆在新四军各级领导面前的一项特殊任务。为此,他们重点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办学校,提供授业平台。抗战期间,新四军军部先后开办了军部教导大队、抗大分校、鲁艺分院、卫生学校、党校,以及师团教导队、培训班280多所(次),恢复和兴办各类中小学2776所,还开办了淮南联中、盐阜联中、淮南师范、淮南艺术专科和江淮大学,让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当老师、任教员,为他们传道授业、普及知识提供用武之地。1938年初,军医处长沈其震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先后在云岭、盐城等地开办短期医训班,培养医护人员400多人,缓解了部队医护人员紧缺的矛盾。1941年皖南事变后,著名作曲家贺绿汀从重庆辗转抵达苏北根据地新四军军部,担任鲁艺华中分院和军鲁迅艺术工作团音乐教授,不仅培养了许多音乐人才,而且创作了一批广为流传的歌曲,深受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喜爱。

二是办报刊,发挥新闻才干。新四军军部和各师在经费紧张、物资匮乏的情况下,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办报办刊。新四军各师和抗日根据地先后创办出版了《抗敌报》 《前进报》 《拂晓报》 《大众报》 《盐阜报》 《团结报》和《真理》 《群众》等70多种报刊,既抢占了抗日宣传舆论阵地,又为具有新闻和编辑出版才华的知识分子提供了用武之地。

1942年,著名记者范长江从桂林来到苏北根据地,新四军首长让他担任华中局机关报编辑,后任《新华日报》 (华中版)社长兼总编辑。他先后撰写了许多反映新四军抗战的报道,让全国军民更好地了解新四军开展敌后抗战的事迹。他还以广博的知识和精深的见解宣传群众,辅导新闻工作者,为提高根据地办报水平作出了贡献。

三是办文艺团体,施展文艺才华。新四军从建军伊始,就成立了军部战地服务团,由朱克靖任团长。朱克靖1927年南昌起义后与党失去联系,军部经考察了解后,任命他担任战地服务团团长,还特别批准他重新入党。朱克靖对党的信任十分感动,全力以赴投入工作,把战地服务团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19415月,首批新安旅行团团员刚抵达盐城,刘少奇、陈毅就交给他们“组织10万抗日儿童”的任务。新旅团全身心投入到抗日文艺宣传活动中去,通过歌舞、戏剧、墙报、皮影戏以及文艺刊物等,动员、组织儿童抗战。到抗战胜利前夕,新旅团共组织起18万儿童,出色完成了任务。

四是办“文化村”,创造交流条件。1942年夏,华中局和新四军领导人为了方便来自敌占区和大后方的文化界人士的交流学习,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特地在阜宁县卖饭曹村建立起一个“文化村”,让许多文化人集中于此,交流学术思想,开展抗日宣传。在陈毅的倡议下,“文化村”还成立了湖海文艺社,第一批入社人数就达42人,其中绝大多数为各界著名人士。他们以求精神之集合,彰学术之发扬,藉可歌可泣之诗文,鼓如虎如罴之勇气,生活、工作、学习非常舒心畅快。正如著名文化人邹韬奋所言,来到苏北抗日根据地后,看到听到的全是抗战的呐喊、战斗的号角、工作的激情,比起沉闷的国统区乃有天壤之别。

尊重爱护营造留人环境

政治上信任,以诚待人。抗战之初,大批知识分子和知识青年基本都是从沦陷区和大后方辗转而来,他们的人生经历、政治面貌、所学专长各不相同,特别是政治思想和立场也不尽如一。对此,新四军除正常的政治审查外,均采取欢迎态度,只要他们拥护抗日,愿意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为抗战出力,一概接纳,使大多数非党人士或仅仅只有单纯爱国主义思想的人,通过新四军的大熔炉锤炼,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文艺评论家王淑明,1934年在上海加入左翼作家联盟,任宣传部长;1936年“左联”解散,王淑明回到家乡任教,与党脱离联系。1937年徐特立介绍他到皖南新四军军部,新四军给予充分信任,让他担任教导总队政治部主任,并于同年10月批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王淑明成为我党颇具声望的教育家和文艺评论家。书画家赖少其1939年抵安徽泾县参加新四军,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皖南事变中被捕,被囚禁于上饶集中营,后历经艰险逃出,重返新四军。军部对其非常关心和信任,立即任命他为军部战地服务团美术组长、《苏中报》副刊编辑,后任苏浙军区政治部文艺科长。

工作上重用,以信服人。新四军对知识分子的使用,既大胆又放手,使知识人才在工作岗位上充分施展,如鱼得水。李一氓原是诗人和书法家,投笔从戎后,先后参加过北伐和长征。加入新四军后,任命他为新四军秘书长。林植夫原为国民党广东省党部书记长,1938年参加新四军,被任命为敌工部部长。沈其震是旅日东京帝国大学医学博士,193710月参加新四军,被任命为军医处处长。新四军的用人政策,使人才的专长得到充分发挥,在各自岗位均作出了重要贡献。

生活上关心,以情留人。抗战期间,新四军的生活非常艰苦。但对知识分子,宁可减少一个旅的经费,也要确保他们的待遇,保证他们的生活。新四军明确规定,高级知识分子每月工资在100元以上,一般知识分子在10元到30元不等。而当时新四军营以下干部每月每人的津贴只有3元,营以上干部也只有4元,就连副军长项英也只拿到4元津贴。

不少知识分子对新四军纪律严明、严肃紧张的生活不太习惯,还有的性格桀骜、清高孤傲,与人难处。对此,新四军均持包容态度,看主流、看本质,对他们生活上照顾,习性上宽容。聂绀弩是新四军机关《抗敌报》编辑,性格刚烈、生活散漫,副军长项英对其耐心引导,工作上大力支持,生活上关心帮助,使其力戒陋习、发挥所长,终成文学大家。战地服务团的叶芳炎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关门弟子,国学底子深厚,自视甚高,与服务团的同志合不来。代军长陈毅将他从战地服务团调到军参谋处书记室任主任,还与他诗文唱和,让他找到了知音和工作的乐趣。经过刻苦努力,叶芳炎终成国学翘楚。芦芒是新四军华中军区政治部《江淮日报》美术编辑、《江淮画报》总编,是有名的作家、诗人和画家,但生活自理不善。为照顾他的生活,经组织牵线,他与淮安县委委员兼区委书记王庄霄结为夫妇。从此,芦芒生活舒畅,热情迸发,创作出诸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新四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做法,使广大知识分子心情舒畅,干劲十足,很多人成为抗战中坚力量。

群策群力打造文化铁军

新四军文化建设得到了抗日民主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涌现出了许多关心、支持、帮助新四军文化建设的生动事例。

1941年夏,根据刘少奇的指示,盐阜区党委、行署决定在阜宁县郭墅张庄村办一所联合中学,以便让这个地区的知识分子有书教,学生有学上。当地群众得知后,主动让出住房作校舍,腾出桌椅当书桌,提供麦草铺地铺,锯倒大树打马扎,竭尽所能提供帮助。还有群众送粮送蛋慰问老师和外地学生,把老师当做亲人,把学生当作自家娃娃爱护,使学校很快办了起来。

《江淮日报》在盐阜区创刊时,由于专业通讯员少,加之信息不畅,所以稿源十分缺乏。为此,盐阜区大力开展群众性通讯活动,号召各县、区、乡都建立通讯网,很快组织起了一支由各方面人员参加的几百人业余通讯员队伍。他们一边打仗、一边生产、一边写稿,及时提供了大量鲜活真实、生动感人的稿件,提高了报刊的宣传力和影响力。1942年初,随着报纸种类的增加和发行量的提高,各地印刷报纸的油墨紧缺。为了帮助新四军解决困难,人民群众开动脑筋,找到了以锅底灰代替油墨的办法。仅《江淮日报》和《盐阜报》所在地的盐城一个小村庄,群众就贡献黑锅灰100多公斤,有效缓解了报社困难,确保了报纸按时出版。

1942年冬天起,新四军与各地抗日民主政府普遍开展了以“扫除文盲,提高群众政治文化水平”为目的的冬学运动。冬学运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扫盲认字班、妇女认字班、农民夜校、工人夜校、读报组和农民俱乐部等。人民群众参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不少地方涌现了夫妻同学、父子同学、全家同学的生动事例。据不完全统计,仅苏南抗日根据地的金坛县第一期冬学就办了70多所,入校学习的人数达到4000多人。苏中区的东台县共办乡学84所,村学2266所,参加冬学人员达到5万人。整个苏北根据地,仅1942年冬一次性参加冬学的群众人数就达到20万人左右。冬学运动的开展,不仅有效扫除了人民群众中的文盲,而且推动了新四军的文化建设。大多数参军青年从原来的文盲成为识字明理的革命战士,极大地促进了新四军文化素质的提高,为新四军建成一支能文能武、威震华中的文化铁军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