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期●缅怀篇●

一寸赤心惟报国

——记抗战中的宁波李氏家族李善祥及子女们

作者:陈永安 杨国成 尹必胜


在宁波市北仑区戚家山东麓,有一座李氏家族纪念馆,前来参观的人们在惊叹李氏家族创造的财富神话的同时,更钦佩李家人在抗击日寇中所表现出的民族大义。在长达14年的抗战中,李氏乾房第三代李善祥及其子女们,义无反顾地投身抗战,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要说李善祥和子女们的抗战故事,得从“九一八”事变讲起。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以柳条湖南满铁路被炸为借口,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不出5个月,占领了东北三省。就在日寇疯狂侵占东三省的时候,李善祥正在辽宁锦州实践着实业救国的理想。事变前,李善祥已在锦州开垦了5万多亩荒山,创立了“生生果园”和“天一农场”,引进种植了红光苹果。在锦州,李善祥还开办了“耕余学校”,为农业生产培养技术人才。眼看着一手创办的实业结出硕果的时候,日寇的枪炮无情地打碎了他的实业救国梦。
  不甘心做亡国奴的李善祥想离开东北回乡,但他的这样一个愿望都无法实现。日寇为了笼络人心,企图胁迫在锦州颇有声望的李善祥出任锦州商会会长。李善祥坚决不从。日寇就把他软禁在锦州使之不得脱身。直到5年后,趁着日寇管制稍有放松,李善祥才脱离魔掌,逃回上海。然而,还没等他喘上一口气,1937年8月13日,日寇大举侵犯上海,李氏家族在上海的码头、仓库、船舶、房产被劫掠一空。
  无法生存的李善祥被迫逃回了家乡宁波镇海小港(今北仑区戚家山街道),他想从此隐身乡下度过余生。但日寇的军舰和飞机大炮又把小港炸得一片火海,几千平方米的家族房产被夷为平地。
  一次次被欺凌、侮辱的切肤之痛让李善祥深切感到,只有投身到抗日救亡斗争中去,赶走侵略者,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中国才有希望。于是,年近六旬的他,与小港镇镇长唐爱陆一起组建镇海县抗日后援会,他自任会长。1940年7月17日,日寇从小港青峙老鼠山登陆,企图控制甬江口。国民革命军194师在戚家山阻击日寇。李善祥不顾年事已高,亲自组织担架队,冒着枪林弹雨运送弹药、抢救伤员。战斗结束后,李善祥又为部队采购了大批药品,组织人员把牺牲的英烈安葬在了布阵岭。为救助因战争造成的孤儿和难童,李善祥还专门开设了难童救济所。
  在父亲的影响下,李家子女们都投入到了抗日救亡的斗争中。
  李善祥的长子李祖平,在家乡小港组织蔚斗小学师生成立了抗日救亡宣传队,他带领学生上街演出抗日活报剧,散发抗日传单。戚家山阻击战中,他担任宣传队长和担架队长,在战火硝烟中鼓舞士气、抢救伤员。他的弟弟李祖宁、妹妹李又兰、李锦(采芝)是宣传队的骨干。在当时的社会,年轻女子抛头露面在街头又唱又跳,会被认为没有教养不懂规矩,李又兰、李锦顶着世俗的压力坚持上街宣传抗日。当时,宣传队里还有个富家小姐乐群,她的父亲不让她上街,说女子抛头露面不成体统。乐群说,李又兰、李采芝的父亲李善祥比你有钱吧,他都支持子女上街抗日,你为什么不支持?问得其父哑口无言。可见李又兰她们当时在青年人中的影响。
  1937年11月,上海被日寇占领,浙江形势危急。李祖宁等人感到光有宣传是不够的,必须拿起武器真刀真枪地与日寇干。于是,在李祖宁带领下,李又兰、李锦与宣传队中的汪波、林晖、金涛等9人,翻山越岭,去丽水报考国民政府浙江省战时青年训练团。可不曾想青训团闭口不谈抗日,更谈不上上战场,让他们非常失望。这时,丽水街头有中共温州市委的宣传队,动员青年参加刚刚组建的八路军。李祖宁、李又兰、李锦等人觉得八路军才是要找的队伍。于是,他们离开青训团,徒步去延安投奔八路军。
  1937年底,他们到了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请求介绍去延安。时任八路军驻汉办事处主任的周恩来,介绍他们转道奔赴南昌,参加刚组建不久的新四军。1938年3月,他们正式成为了新四军战地服务团的战士。这年,李又兰18岁,李祖宁16岁,李锦15岁。
  李氏兄妹参加革命后,将满腔热血都投入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伟大斗争中。
  李祖平在皖南事变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新四军的打压和污蔑,毅然于1941年3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上海解放后,李祖平奉命参加上海军管会轻工业处接管工作,以后历任上海益民食品厂厂长、轻工业部上海食品工业设计院院长、上海轻工业设计院副院长及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理事,为新中国的食品工业生产、科研和工程设计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祖宁参加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后,历任服务团学员、军事教育干事、教导大队副大队长、军事科长、作战参谋等职。抗战胜利后,李祖宁按中央指示,进入东北,后又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师参谋长、东北公安军边防处长等职。
  李又兰参加新四军后,任军部战地服务团团员,从事民运工作,在战斗中与新四军领导人项英结为革命伴侣。皖南事变中,项英不幸牺牲。后来她与新四军三旅旅长张爱萍结为夫妻,双双在新四军中建功立业;新中国成立后,又随张爱萍在国防战线艰苦奋斗,为我国导弹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而李家三女李锦、四女李艺(采荷)的革命道路要坎坷得多。皖南事变中,正在安徽泾县做群众工作的李锦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逮捕,被关押在江西上饶集中营茅家岭监狱,受尽折磨。敌人劝诱她,只要悔过自新,脱离共产党、新四军,就能获得自由。李锦宁死不从。1942年5月,李锦参加由茅家岭监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暴动。突围后,因与大部队走散,在山中坚持11天后,被当地国民党乡丁抓获,关入上饶县看守所。
  远在家乡的李善祥得到消息后,找人出面担保,李锦获得保释出狱。回到家乡后,李锦立即重返新四军,参加了四明山浙东游击纵队。
  1942年6月,年仅16岁的李艺沿着哥哥、姐姐们的足迹参加了浙东游击纵队,在宣传队里做群众工作。1943年秋,她在鄞县杜岙宣传群众时,被国民党保安团逮捕,几经波折,也被关入上饶集中营。直到抗战胜利、国共重庆和平谈判后,李艺才重获自由。新生的李艺立即重返新四军,在华中军区做文化工作,后来历任南京军管会文艺处干事、解放军文艺社编辑、中央广播事业局副科长、中国唱片公司人事处长。她的丈夫林晖(圣纬)与李又兰、李祖宁等人一起参加新四军,曾任新四军一师青年科长、浙东游击纵队三支队宣教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
日寇投降后,李善祥经陈毅介绍重返锦州,为东北野战军解放锦州作出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将“生生果园”和“耕余学校”无偿献给锦州市政府。李善祥和他的子女们在新中国的不同岗位上,继续为祖国作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