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期●随感录●

拒诱三法

作者:王竞

《聊斋志异》载:太原王生屡考不第,求中心切。狞鬼画皮,伪装美女,诱其上钩。王生明知狞鬼,因利欲薰心,人妖莫辨,美丑颠倒,终致杀身之祸。这则故事值得回味。一个人有了私欲,容易利迷心窍,引鬼上门。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面对金钱陷阱,却偏要往下跳,原因只有一个“私”字。古人说:“祸莫大于贪”,“人无私心不为神鬼欺"。私则利令智昏,妄图侥幸,继而胆大妄为,巧取豪夺,纸醉金迷,越陷越深,最后悔之晚矣。

要拒诱惑,不入陷阱,古人有“秘诀”三法,不妨选择用之:

一曰:“悬鱼”法。《后汉书·羊续传》记载:羊续身居高位,下属为了讨好他,送给他一条活鱼。他并没有去一饱口福,而是将鱼悬挂在庭院中示众,从而杜绝了其他再来送礼者。古人说:“禁于未发之谓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个人堕落往往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开始,拒诱的第一关把不好,可能以“就干这一次”为托词原谅自己、放纵自己,于是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终至不可自拔。此法,责在“慎初”。

二曰:“不可”法。明代有个叫曹鼎的人,在任泰和典史时,抓获了一名美得惊人的女贼,因不及回县衙,两人便夜宿一破庙。不料这绝色女贼以色相引诱他,曹鼎面对“可餐”的秀色,心猿意马,自觉快挺不住了,就用纸片写上“曹鼎不可”四字,贴在墙上。过了一会,又揭掉烧毁。一会儿再写,再贴,再烧,如是者十多次。可见当时曹鼎内心反复斗争的情景,其激烈程度不亚于与盗贼兵刃相见。一夜过去,曹鼎终于战胜女贼的挑逗骚扰,保全了自己清白的名声。曹鼎面对风骚女贼多次引诱,靠的是“自我控制”,取得胜利。此法说明,“鱼”见“饵”,不仅要识得“破”,而且要“自控”拒不吞“钩”,这样,才可免去陷入罪恶的泥潭。

三曰:“吹气”法。《陈鹏年吹气退鬼》的文章中说,有面目狰狞的女鬼,“耸立张口吹陈,冷风一阵如冰”,女鬼用阴气吹得陈昏昏然。陈在危难之际忽生一念:“鬼尚有气,我独无气乎?”于是鼓气向鬼吹去。人的正气远胜鬼的邪气,气到之处,女鬼“顷刻如轻烟散尽,不复见矣”!这股正气,就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想抵拒鬼域,就须自重、自警、自励,弘扬正气,摒弃恶浊私念。只有正气足,才能压倒邪气,拒绝各种诱惑,刚正不阿、廉洁奉公才有可靠的保证。


上一篇:从猪喝醉酒说起下一篇:“孝星”当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