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朱林镇唐王村位于苏南茅山老区。抗战时期,唐王村曾是中共金溧县委、溧阳县委领导的西塘游击区,有近20位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如今,唐王村以“唐王故事会”为载体,讲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文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讲好革命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唐王村人自古以来就有讲故事、听故事的传统。20世纪80年代,原唐王乡成立故事会,于1995年被江苏省文化厅命名为“文化特色(故事)之乡”。唐王村编制当地革命烈士名册,组织采访当地抗战老兵、烈属、百岁老人等,通过他们口述革命故事,整理汇编了 《丁克中:情系革命为人民》 《“赤石暴动”勇士史镜》 《八百亩荒滩毁敌机》 《手刃“王癞子”》 等50余篇红色故事。
唐王故事会现有会员120余人、创作和宣讲人员60余人,发表和宣讲了各类故事400余篇。村党总支牵头成立“巾帼”、“党员”、“少先队”、“手拉手志愿者”、“退役军人”、“银发”、“工商联合”、“新青农”等8支红色故事宣讲队,向群众宣讲党史、本地革命史和二十大精神等,在全村形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的浓厚氛围。
2024年,唐王村对唐王故事会重新注册登记,发挥故事文化“微浸润”特质,持续打造“党建+唐王故事”文化品牌,开展了安全教育、健康讲座、读书活动、课外辅导、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近60场,全村老年、青少年积极参与。去年国庆节前,该村举办了大型文艺表演活动,村干部本色出演以“燃气入户”为主题的小品、以“美化村庄环境”为主题的诗朗诵等节目,为和美乡村建设凝聚人心。该村还举办乡贤联谊活动,组织社会各界为家乡的繁荣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结合志愿者走访慰问服务活动,让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断绽放光彩,也让和美乡村的温暖与关爱接续传递。
抓住民生重点 推进全面振兴
唐王村是个纯农业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2014年,唐王村成立唐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先后流转土地2700多亩,其中大部分由村集体连片整治后自主经营,种植优质水稻。2021年起,朱林镇对茅山旅游大道周边的土地进行综合整治、统筹利用。土地流转后,连片种植形成了规模效应,唐王村有7000多亩耕地实现了家庭农场规模种植,土地效益提高了,村民增收了。2022年,该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万元。
在脱贫致富达小康后,唐王村“两委”及时组织编写“强富美高”(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主题故事,宣讲身边的致富本领强、生态环境美、投身高质量发展的各类先进典型,引领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老区革命精神,聚焦民生重点。近年来,该村完成了唐王老集镇改造和46个自然村的“五乱”(乱堆放、乱张贴、乱停车、乱排放、乱搭建)整治工作;总投资2000万元的钢桁架结构唐王大桥建成通车,方便了薛埠大河两岸村民出行,提升了集镇功能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023年以来,唐王村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民生工程有序推进:完成集镇强、弱电下移改造,道路硬化3700米,并对冯家村200米道路进行拓宽改造;完成了马场、西庄河岸加固驳岸工程,村主要道路太阳能路灯安装;积极推进1500亩水产养殖标准化池塘改造及500亩智能化渔场建设,农业生产持续服务能力不断强化。该村还配合完成了常州市最大农业项目——中天黄金大农场的全部搬迁工作,区域土地再流转1063亩,带动了土地价值的显著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