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期●红色传承●

传承红色基因 聆听国歌故事

——上海报童小学上好开学第一课

作者:陈海梅

2025年2月17日开学第一天,上海市黄浦区报童小学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童立报国志、启航新学期”思政教育课。全校三至五年级学生代表在主会场,其余学生在各自教室,同时连线远在宁夏银川少年邮局景岳小学师生一起聆听有关国歌诞生的故事。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五师分会副会长王毅向同学们展示了珍藏的第一版国歌唱片,介绍了国歌的诞生和制作推广这张唱片的过程。同学们通过认真听讲,了解到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 ,是1935年拍摄的抗战影片 《风云儿女》 的主题歌。这首激奋人心的歌曲,在当年经由影片的放映和唱片的热卖而广为传播,尤其是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在那个外敌入侵、战火纷飞的年代,唤醒了千万民众投身中国的解放事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首 《义勇军进行曲》 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歌背后的这些故事,如春风化雨浸润了同学们的心田,唤起了同学们从小唱国歌、爱国家的深厚情怀。

上海市黄浦区报童小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学校,前身是1938年由著名爱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创办的卖报儿童工学团。报童们在学习文化的同时,秘密传送地下党出版的 《上海周报》 ;建立“报童书报服务社”,为前线抗日将士募衣捐被,并参与支援新四军抗日的各类活动。1939年,报童学校被迫停办,不少报童分批到苏南地区参加新四军,投身于直接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场。1948年初,中共地下党组织租借四川中路青年会几间活动室为教室,又为报童办了一所学校,并成立了“报童近卫军”,组织报童们从事地下革命活动,迎接上海解放。之后,因为报童群体消失,学校退出历史舞台。

1982年复校后,迁至山西南路新址,命名为报童小学。学校于2001年6月被黄浦区人民政府公布为黄浦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始终坚持红色文化育人理念,充分运用精心打造的“三爱(爱国、爱人、爱学问)园”和“四史”爱国主义教育园地等红色资源,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继承当年报童“爱国、爱人、爱学问”的光荣传统,当好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上海报童小学曾作为上海市集邮特色学校,参加亚洲集邮节的开幕演出,并承办外省市少年邮局工作研讨会,以“邮”会友,与宁夏银川少年邮局景岳小学结成对子,由此便有了今年的沪宁牵手共享开学第一课。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五师分会、黄浦区教育关工委、上海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的负责人出席了开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