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期●红色传承●

方寸之间寄深情

——记“紫阳朱氏砖雕”非遗传承人朱庆宏

作者:忆江南

劲有力的篆刻,图文并茂的画面,饱含深情的祝福……2024年国庆节期间,由芜湖非遗项目“紫阳朱氏砖雕”传承人朱庆宏创作的新四军人物肖像印馆,在芜湖市湾沚区西河古镇正式开馆。人们在被作品所展现的抗战时期新四军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深深感染的同时,又对朱庆宏精湛的雕刻技艺,以及他寄情方寸之间、赓续红色血脉的情怀赞叹不已。

出生在安徽芜湖湾沚的朱庆宏,从小受家族熏陶酷爱篆刻,常找来刀子在砖石上刻划。1997年12月,高中毕业的朱庆宏怀着对军营的向往,应征入伍成为东海舰队某防救船大队的一名水兵。之后的8年间,无论是在南沙美济礁守礁的270多个日日夜夜,还是在部队日常工作、训练之余,他都没有放弃对篆刻的热爱。没有工具,他就将一截铁皮磨一磨,另一头缠上胶布凑合着用;买不起石坯就自己动手,从山上、海边找来稍微平整的一些石块,在上面一刀一刀地刻。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篆刻作品在部队组织的书法摄影比赛中多次获奖,近百幅作品在 《解放军报》 《人民海军报》 发表,“献身海军事业的模范干部”张达伍肖像印被部队军史馆收藏。8年军旅生涯,他多次立功受奖,并被海军政治部表彰为“海军读书先进个人”,入伍两年就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05年12月,朱庆宏退役返乡,安置在芜湖县(2020年7月撤县设湾沚区)公安局从事新闻宣传工作。虽然工作、生活都很忙碌,但他从未停下手中的刻刀。看过他篆刻的人都说,他刻画的人物形神兼备,生动传神,栩栩如生。他的篆刻内容也逐渐由节假日宣传、主题活动标语、传统戏剧人物,以及梅兰竹菊等寓意吉祥、群众喜闻乐见的应景之作,向传承红色文化、弘扬光荣革命传统方面转变。

2019年10月1日,朱庆宏从电视上看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老兵方阵的英雄风采,深受感动,萌生了篆刻中央军委确认的共和国军事家和开国将帅肖像印的想法。说干就干,国庆节当晚,他便着手查找相关资料,制定实施计划。随后,他拿出家中积蓄10多万元买回了青田石;在战友的帮助下,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多次赴上海、南京、杭州等地,搜集查找人物简历、照片等历史资料,并深入到将军故乡、各地纪念馆、档案馆进行核实,最大限度确保材料的准确性。

为了能在建党100周年前完成篆刻任务,他不得不挤出点滴时间进行创作,经常刻印至凌晨两三点钟。夜深人静,他在书房里创作,刻刀在石头上游走的滋滋声就像深夜老鼠的撕咬声,常常将熟睡中的妻子吵醒。看着家里到处堆放的石头,妻子曾气得要将它们扔掉,但想到篆刻不仅是他的爱好,而且已经成为他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最终选择了理解和支持。

就这样,经过700多个日日夜夜的刀笔不辍,朱庆宏终于在2021年6月完成了共和国36位军事家和1614位开国将帅肖像印的雕刻,并将其印制在一幅百米长卷上:长100米,寓意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宽72厘米,寓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以此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100周年生日献礼。同时,他将搜集整理的70余万字的人物简介,连同肖像印汇编成 《红色印记——共和国军事家暨开国将帅肖像印》 一书。全书共四册,分上中下三册及百米长卷缩微版一册。值得一提的是,原总政治部副主任、军纪委书记童世平上将,武警部队原司令员吴双战上将等近200位老将军为其题词鼓励,他也被人们誉为用篆刻唤醒并铭记中国红色文化的人。

目前,该书被故宫博物院、人民大会堂管理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澳门大学、安徽人民公安历史陈列馆等永久收藏和展示,并在安徽省第十三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暨“徽工奖”评选活动中,荣获银奖。

芜湖是当年新四军活动的主要区域,湾沚留下了新四军英勇抗战的足迹。据史料记载,1937年12月10日,日军攻陷芜湖城。1938年10月7日,新四军第3支队受命接防国民党军第144师的红杨树—青弋江—峨桥一线的阵地防务,在西河镇一带驻防60余天,作战20余次,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成功保障了芜湖至江北的交通线。

朱庆宏在查阅大量有关新四军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铁的新四军》 为蓝本,以新四军将领的照片为原型,历时2年多,运用砖雕技法创作了新四军人物肖像印196方、新四军各时期代表符号111方、新四军第3支队在湾沚的战斗场景20方,总计327方,生动全面地展现了新四军在芜湖尤其是湾沚的抗战历程。在去年国庆期间举办的新四军人物肖像印馆开馆仪式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称赞,新四军人物肖像印馆用非遗艺术讲好新四军的故事,是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结合的有益探索,让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芒,为后人搭建起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2024年12月5日,新四军人物肖像印馆入驻全国新四军纪念场馆联盟,联盟秘书长、盐城中国新四军纪念馆副馆长张树忠表示,新四军人物肖像印馆的入驻,进一步丰富了联盟的展览项目,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壮大了联盟的力量。

近年来,朱庆宏还被选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文旅部中国乡土艺术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芜湖市湾沚区篆刻艺术协会主席,国家文旅部艺术发展中心授予他“高级书法(篆刻十级)教师资格”称号。

在传承红色和非遗文化中,朱庆宏还积极组织篆刻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活动,举办红色篆刻作品展,为学生、居民、军人讲解中华传统文化和革命光荣传统70多场次,受众达1万余人。

一方青石、一把刻刀,在方寸之间传承着红色基因。朱庆宏用一枚枚精心雕刻的印章表达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谱写了匠心映红心的动人篇章。※

(本文链接封三“新四军人物肖像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