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的一天,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在同学群里转发了一篇文章 《雷锋学的谁》 。这篇是我16年前发表于 《大江南北》 杂志的旧作。不久, 《大江南北》 编辑部也给我来信说:“你的那篇文章 《雷锋学的谁》 在网络上又传开了……”我从网络上搜索阅读量竟达一百多万人次,一阵惊喜之后,思绪良久。
那还是在2008年,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纪念日来临之际,在单位“向雷锋同志学习”座谈会上,一位年轻同志提出一个问题:“雷锋当初学的谁?”这引发了大家的思考,让我觉得这是个新鲜的问题。是啊,雷锋学的谁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又翻阅了 《雷锋日记诗文选》 《雷锋的故事》 等书籍,看到了雷锋成长进步的源头:在他初到湖南望城县委当公务员时,看到县委书记张光玉下乡常常是鞋一脱就下田,一边扶犁,一边和老乡搭话;当他入伍后的第一天晚上生病发烧时,营长送来了自己的棉大衣盖在他身上;当他主动向灾区捐款,团政委韩万金得知后,热情宣传他为国为民分忧的事迹,而韩政委自己把工资捐给灾区,却不向外透露一个字……我明白了:雷锋的成长虽然离不开领袖的教诲、组织的帮助和先进典型的影响,但对他人生观影响最大、最直接的还是他身边的领导。这一思想火花点燃了我的灵感,让我很快写就了一篇杂谈 《雷锋学的谁?》 ,投给了 《大江南北》 杂志编辑部。 《大江南北》 很快就在2008年第3期“随感录”栏目发表了这篇小文。
没想到的是, 《大江南北》 发表该文后,引起了社会上广泛反响,原解放日报副总编辑居欣如同志3月10日就给 《大江南北》 编辑部来电说:“‘随感录’中 《雷锋学的谁》 一文很有意义,它启示我们,领导干部的示范榜样作用对引导青年的成长是何等重要。”该文被多家报刊先后转载,年终被选入2008年度 《中国最佳杂文》 ,此后引发了党员干部热烈的讨论和思考,发表了相关论文44篇。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雷锋的学习对象,认识到雷锋的成长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身边领导的影响和榜样作用。这种认识转变,强调了领导干部在引领社会风尚、传递正能量方面的关键作用。
更没想到的是,这篇文章在发表16年后的2024年,能再次引起社会热议。我觉得原因是它反映了民心所思所盼所向,道出了一个深刻的人民之问。当今的领导干部还能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干部那样,克己奉公、以身作则、关心百姓、与群众打成一片吗?我们的领导干部在号召全国人民学雷锋时,自己又学得怎样呢?“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过去那种运动式学雷锋,有许多形式主义的东西应该坚决摒弃。但领导干部带头学雷锋,永远不会过时。号召别人学雷锋,自己首先学雷锋,人民才会信服。通过领导干部的言传身教,雷锋精神得到更深入的传播和理解。这种精神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行为准则,更是一种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的力量。
《雷锋学的谁》 红了大江南北,还给写作者一个启示:只有接地气的文章,反映老百姓心声的文章,才能得到老百姓的赞赏,才能生命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