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离休干部朱允广,今年已100岁了。他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从事过地下工作的老革命,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出过贡献。新中国建立后,他长年奋战在教育战线,离休后仍倾力于关心下一代工作,获得过教育部关工委先进个人、江苏省离休干部先进个人等20多项荣誉。
原江苏省副省长高德正曾回忆:“朱允广老师是我最尊敬最佩服的老师之一。在解放前惊心动魄、你死我活的地下斗争环境中,在朱老师‘爱生如子’的高超教育中,我们结下了超常的深厚感情……解放后,他是人民的教育工作者,艰苦奋斗,教书育人,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任劳任怨,鞠躬尽瘁。”
甘冒风险,驰骋“隐蔽战线”
朱允广虽没有在硝烟纷飞、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与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厮杀,但在隐蔽战线上,为党做了不少地下工作。
1944年,朱允广参加苏中解放区抗日民主教育工作,走上革命道路。1946年10月,在反国民党军“清剿”的斗争中,他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以教师身份为掩护,以江阴澄南小学为基地开展地下工作。他向当地青少年学生秘密进行革命思想教育,组建地下少先队,培养了一批革命人才,其中有后来担任江苏省副省长的高德正、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的卫正中等。
在澄南小学当老师期间,他常以微薄薪酬接济贫困学生、赞助地下活动,曾组织地下少先队,创办地下报纸 《江声报》 《路南斗争报》 和地下剧团光明剧团。他曾冒着巨大风险,渡江把军事情报送往江北的解放军部队,也曾策反江阴的国民党旧职员留守,还曾巧妙利用澄南小学校长邓雄五与江阴要塞司令戴戎光的朋友关系,侦察江阴要塞布防情况……正如朱允广自题的小诗:“地下斗争艰又险,侦察要塞虎穴进。策反工作险中行,视死如归践誓行。”短短几行字,包含了他夜渡长江、侦察敌情、巧过险关、迎接解放等惊心动魄的经历。
投身教育,坚守“关工战线”
新中国成立后,朱允广被推选为苏南代表,出席1950年的中央少年儿童工作会议,其间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在担任青山中学行政领导期间,他与有关同志一起,首创“三美”教育和“五讲”、“四美”教育等活动。1981年, 《江苏教育》 等报刊对此作了报道,影响遍及全省、辐射全国。
离休后,朱允广仍全身心投入青少年教育工作:他结合社区特点,每逢寒暑假和无锡解放日,总是在家热情接待学校和社区学生,对他们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为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他在做好思想动员的基础上,组建了由42位老同志组成的“关爱工作团”。他利用暑假举办“青少年之家”,组织“军营之歌”、“科技之星”等夏令营活动,丰富了青少年的假期文化生活。他在社区召开家庭教育研讨会,既让家长们交流家庭教育经验,又纠正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过度娇惯、期望值过高两种常见错误倾向……朱允广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想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更多的孩子,让他们能奋发向上,立德成才,这就是我的初心!”
他还省吃俭用,攒钱资助困难学生。2024年1月,他再次拿出一万元,给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40名学生发放奖(助)学金。该校校长王依群表示,多年来,朱老常来学校捐赠和讲课。锡惠里社区党总支书记史莹表示,老人对自家子孙要求很严格,但对有需要的孩子总是出手大方。为了青少年,他慷慨解囊,而在笔者采访他时,朱老穿的一身旧睡衣睡裤还打着补丁,桌上只有一荤一素两菜而已。
最后,笔者想送给这棵关工战线的“常青树”、“不老松”一首小诗:“往昔地下少先队,推翻蒋家换新颜;今朝关爱青少年,红色政权传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