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期●青少年绿洲●

由种三角梅想到的

作者:王增林

我家旁边的一条小街上,好几家商铺门前都摆着盆栽三角梅,常年花朵艳丽、生机勃勃。大前年,我也动了养花的心思,网购了一株三角梅树苗,在阳台上试养。几个月下来,三角梅被我养得很成功:入夏就正常开花,一直到晚秋都不断有花蕾生出,花朵绽放。一盆花,让我家不大的阳台满目灿然。

牛刀小试初获成功,我决意在苏北老家的庭院里大展身手。次年春天,我专门开车到城郊花木市场买了四五个品种、花开正盛的三角梅,拉回几百公里外的苏北老家,栽在院子里。这些三角梅本来就是带花购回的,到家解除了花盆束缚,水肥充足,从春到秋,花都开得很旺盛。就在我正得意于地栽大功告成的时候,刚入冬,三角梅就开始枯黄落叶,虽经紧急扎草防冻,不久还是全部枯死。这时,我才想到上网搜索三角梅生长的适宜温度。原来,这种从南美巴西引进的树种,栽种环境温度不能低于5摄氏度。老家冬天气温最低到零下八九摄氏度,三角梅当然无法生存。

此番挫败令我恍然,草木荣枯,终系于一方水土。由此,我联想到了教育。正如三角梅离了温热则成枯槁,教育之道亦需合于人之天性。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一位女老师吐槽她教的某学生数学老是学不会。老师给他课后辅导,教会了除法忘了乘法,再教会了乘法又忘了减法。辅导了一段时间,该生数学还是只考了10分。老师无计可施,急得流下眼泪。

这位老师无疑是一位尽责的好老师。她的落泪,表现的是急躁和无能为力,反映的是她对学生关爱、对工作负责。她的教育理念,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这种对学生负责的精神,应该充分肯定。

但是,一个班级里,孩子的个性和能力总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善于动脑,有的善于动手;有的善于交际,有的比较内敛;有的长于逻辑推理,有的擅于形象表达。因此,课堂教学并不能顾及每个孩子的个性。那位数学考了10分的学生,可能基础欠缺太多,或者确实数学没开窍,但并不表示该生就一无是处,也许这孩子在别的方面有其特长。记得也是一段网络视频,一对父母介绍自己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一般,可他每天放学回家,小小年纪就能为父母做好饭菜,等他们下班。这样的孩子,这份对父母的孝心,这么小就有烧饭炒菜的技能,能说他将来没有谋生的本领和能力?

教学一线的中小学老师,应坚持一个理念:“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一个孩子也许对某门学科缺少天赋、成绩不佳,但并不意味着他是百无一用、不可塑造的人。就连生活中,很多看似没用的垃圾,可能是放错地方的宝贝。老师基于这样的认识去看待、鼓励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老师应学会接受学生的不完美,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做到“眼中无差生”。就如同三角梅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绽放,学生也只有在被正确理解与引导的教育环境里,才能展现出独特的光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