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从事关工委工作30余年的“老关工”。我把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作为育人的主课,把“写英雄,讲英雄,学英雄”作为开展关工委工作的主要职责和任务。
习总书记指示我们:“英雄是民族闪亮的坐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这一指示激发了我写英雄、讲英雄的积极性。我把《大江南北》当作“写英雄,讲英雄,做英雄”的平台,我写的都是当地的英烈、熟悉的英雄,宣讲他们的英勇事迹,听众特别感到亲切。2019年第12期《大江南北》刊登了我的文章《江苏海门:一家两代四烈士》,讲述了四甲镇胜宏村梁家父子的英雄事迹:父亲是红十四军战士,为红军运输武器而光荣牺牲;三个儿子继承父亲的遗志,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在解放战争中英勇杀敌而光荣献身。
我随身带上《大江南北》,走乡串村,看到社区活动室有干部群众在学习,就征得同意宣讲这篇《江苏海门:一家两代四烈士》。2020年一年中,我宣讲了50多场。一次,我到四甲胜宏村宣讲,“四烈士”就是他们村第八村民组的,村民们听起来倍感亲切。2020年1月,我在《大江南北》“青少年绿洲”栏目写了《四甲出了两个小英雄》的小故事。当年9月30日烈士纪念日,我带上《大江南北》走进四甲初中多功能教室,向近千名学生宣讲这两个小英雄的故事,孩子们听得特别认真。宣讲大会后,全校开展了“向小英雄学习”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