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露营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周末或假日走进自然,在山林、湖畔、草坪等地搭建帐篷或组织烧烤聚会,追求“诗与远方”的美好体验。然而,在这场露营浪潮中,一些不文明行为频频上演,垃圾遍地、植被破坏、火灾隐患等问题日益凸显,带来了环境破坏和安全隐患。于是,“无痕露营”的理念被越来越多人所推崇。
“无痕露营”的核心理念,在于露营者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干扰,确保离开时让营地恢复原状,包括带走所有垃圾、避免破坏植被、安全用火、减少资源消耗等。这一理念并非苛求,而是对自然最基本的尊重,因为人既是自然的享受者,也应是它的守护者。
露营是一种休闲方式,更是一面镜子,照见社会的文明程度。当部分人将公共绿地视为“免费垃圾场”,暴露的是环保意识的缺失和公共责任的淡漠。倡导“无痕露营”,实则是呼吁一种更高层次的文明,也就是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履行对自然的义务。只有当“不留痕”成为社会共识,露营经济才能健康持续发展,而非昙花一现的短暂热潮。
要让“无痕露营”真正落地,既需个人自觉,也需制度约束。一方面,露营者应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管理部门要加强宣教和监管,并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予以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