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一架镌刻着“中国儿童号”字样的飞机模型,在校园中静静陈列。
“这个‘红领巾’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的故事,发生在1951年6月初。”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高金凤用深情的讲述,把人们的思绪一下子带回到那段难忘的岁月。
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出“捐献飞机大炮”的号召。消息传到当时的江苏省泰县姜堰小学(现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后,引发了师生们的热烈反响。
几天后,一封向全国小朋友发起捐献“中国儿童号”战斗机的倡议书,在全校师生大会上被郑重宣读:“我们自愿节约糖果钱购买飞机……我们想:全国有千千万万个小朋友,只要大家共同行动起来,积少成多,一定可以购买好多架飞机……我们建议把这些飞机命名为‘中国儿童号’机队……”
从捡废铁到糊火柴盒,从省下零花钱到捐献个人物品,姜堰小学的“红领巾”们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责任,彰显了中华儿女爱国担当的底色。
“这段历史不仅铭刻在校史里,更融入了一代代师生的血脉中。”高金凤感慨道。
如今,走进这所有着光辉历史的学校,校园里处处可见红色元素:捐机园里,“中国儿童号”印象剧成为六年级毕业生与母校告别的独特方式;国防园里,“我是小小兵”的军训是一年级新生的入学周课程;“中国儿童号”纪念馆里,“红领巾讲解员”动情讲述战机故事;思政课上,师生共绘“红色精神传承时光轴”。该校提出“爱国基地、育人高地、儿童天地”的新时代“中国儿童号”建设目标,更是对这段历史的最高致敬和最好诠释。
“我校学生培养的目标是多维度的,第一维度就是立足当下,培养‘聪慧、悦纳、担当’的阳光少年;第二维度是着眼未来,培育‘有家国情怀、具世界眼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今,在“双维育人”体系的构建中,历史与现实正交相辉映。
“当孩子们看着这架饱含历史印记的飞机模型,说出‘要做新时代的小先锋’时,我们就知道,70年前那颗爱国主义的种子,正在当下绽放新芽长出新枝。”高金凤欣喜地说。
从“捐献战机”到“筑梦未来”,从“烽火岁月”到“和平年代”,变的是时代背景,不变的是红领巾永远向党忠于祖国的赤子之心。这架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飞机模型,记录着一代代少年的赤诚爱国心,更昭示着少先队事业薪火相传的永恒主题——“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星星火炬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