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期●专稿●

吴仁杰与希望工程

作者:本刊记者 徐晓蔚

采访上海市希望工程办公室主任吴仁杰,是新四军老战士王征明向本刊唐功儒主编提出的建议:“这个人实在了不起,是为贫困老区建希望小学立了大功的!”
  吴仁杰在上海早已出名,媒体的报道层出不穷。而王征明却是在与吴仁杰的两次接触中结识和了解他的。头一次,王老为了给以老首长潘汉年名字命名的宜兴潘汉年小学办点实事,来到上海市希望工程办公室求援,吴仁杰一听是上海老领导潘汉年家乡的希望小学,又是一位80多岁的新四军老战士亲自登门,十分热情地答应给予支持。后来,吴仁杰给潘汉年希望小学办了三件事:送去了一批图书,捐赠了一批电脑,培训了多名教师。对此,王征明印象很深。第二次,王老作为皖南事变的亲历者,想为皖南事变发生地泾县的孤峰王直助教中心解决具体困难,又来恳请上海希望办帮忙,吴仁杰想方设法支援了价值3.5万元的图书。这时王老才知道,希望办是没有国家拨款、没有财政经费的,在贫困地区建造学校、向穷孩子捐款捐物,全都是吴仁杰他们向社会“化缘”来的,他被深深感动了。他写下一首称颂吴仁杰的长诗,亲笔书写在宣纸上,又配好镜框,委托本刊记者在采访吴仁杰时代他转交,以表示崇高敬意。
  其实,对市希望办和吴仁杰来说,王老亲历并深受感动的这两件事实在是小事。由吴仁杰领衔的上海市希望工程办公室,从成立以来的17年里,已向社会筹资7亿元,在边远、贫困地区援建希望小学近2000所,资助失学儿童和贫困学生近15万名,培训全国各地希望工程教师18800名。无论是筹资数目,还是援建学校数量,上海都高居全国第一位。
  
  市希望办于1994年成立,吴仁杰是一年后来这里主持工作的。此前,他作为一名老资格的共青团宣传干部,已在组织演讲报告会、策划大型活动方面多有建树,并以工作起来不知疲倦的劲头赢得“团痴”的称号。于是,刚刚起步的希望工程,有幸遇到了这样一个“痴子”。
  吴仁杰出身于上海松江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的成长道路并不顺利,但洒满了党和国家的阳光。“我的工作劲头、昂扬的精神状态,来自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感情。我内心始终认为,父母生了我,党、祖国、人民哺育了我,教育我怎么做人、怎么做事。”这是吴仁杰的肺腑之言。
  从到新岗位第一天起,吴仁杰就深感肩上的重任。他实地走访老少边穷地区和革命老区,映入眼帘的是茅草和泥坯搭起的屋子,穿着破衣烂衫、打着赤脚的孩子们,在黑漆漆的屋子里点着煤油灯上课,有的村子连简陋的校舍也没有,黑板挂在树上就开课了。他的心颤抖了,忍不住流下辛酸的眼泪,实在没有想到现在中国还有如此贫困的地方。在云南,他拉着一个小女孩的手,发誓要让穷孩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回到上海,他每天带领希望办的同志们东奔西走、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到处讲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孩子们失学辍学的境遇,有时一天要跑三四家企业单位,磨嘴皮流眼泪,以诚感人,以情动人。几年里,他们就为云南、湖南、安徽等十几个省的贫困地区筹资建造希望小学500多所。
  1998年8月,云南遭受地震灾害,大量房屋倒塌。吴仁杰们马上开展为受灾地区援建希望小学的工作。在骄阳似火的天气里,他们汗流浃背地几乎跑遍全上海,在一个月时间里筹集到800万元资金(当时建一所完全小学需20万元,可建40所完全小学),还有大量的电脑、书籍和文具。当这些资金和物品送走后,吴仁杰和同事们又为落实云南建造160所乡村小学的资金忙开了……
  2005年,吴仁杰又策划了一个“大手笔”——结合当时正在进行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以市希望办全体党团员名义,向全市党员团员发出倡议,为贫困地区捐款援建百所希望小学。倡议书在《文汇报》刊发当天,希望办电话铃声不断,一时间爱心涌动,暖意融融。90岁的老党员王泾成是响应倡议第一人,上海亚仁集团的奚嘉敏和夫人决定捐建一所希望小学,“飞人”刘翔捐出比赛奖金,家住长阳路一位老党员捐出一生积蓄50万元。上海老领导、老红军胡立教在捐款后说:“这次党员干部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的实际行动,正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这次活动共募集到近3000万元资金。
  
  为贫困地区援建希望小学和捐赠物品,主要是改善硬件,而吴仁杰知道,希望工程的软件——师资力量还很差。1998年,他产生了建造一个“希望工程教师培训基地”的想法。此事难度极高,而且最初没有任何头绪,经过认真调研论证后,他获得市委老领导胡立教的支持,开始有了点信心。“没钱,没地,没基建经验”,难不住执意要办成大事的吴仁杰。他先与家乡松江区联系,区领导非常重视公益事业,在松江小昆山镇无偿调拨了100亩土地。土地有了,钱呢?吴仁杰又求爷爷告奶奶地到处寻求赞助,请求“施舍”。“那段日子我真是一个乞丐,顶多加两个字,高级乞丐。”但他也时时被慷慨解囊的好心人感动着,无论是亿万富翁还是下岗职工。在讨来钱开工建设时,施工队领导说:“老吴,为了老区苦孩子,我们不赚钱,只收成本费!”
  为了用好筹来的每一分钱,吴仁杰这个基建的外行一头扎到工地上,笨人有笨办法,每购进一样物品都要货比三家,哪家质量好价钱低就买哪家的货。他还立下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工程上的事一律不和自己的亲戚朋友沾边。为此,他把松江老家的亲戚朋友得罪了一大批。
  为了节约,他开完协调会就散会,没有任何招待,连车马费都不给。一些分管水、电、煤的同志开玩笑说:老吴,我们从没见过像你这么抠门的老板。老吴连忙打招呼:“实在对不起,希望工程的钱都是好心人捐的,我没权利用这钱来请客哦。”
  2000年7月20日,投资3800万元的希望工程教师上海培训基地落成启动,标志着上海希望工程进入一个更高阶段,这也是全国第一家为希望工程培训师资的基地。此刻,吴仁杰制定了5年内为西部培训万名教师的计划。此事被评为2000年上海十佳好事,市领导给予支持鼓励,市教委安排上海各校特级教师轮流来基地执教。一批批来自贫困地区的老师们在这里“充电”、“加油”,他们感慨地说:“上海培训基地是希望工程的希望学校!”
  
  2002年11月9日,星期六,吴仁杰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原来上海好心人刘莺资助的壮族女孩王海芬读完小学、中学后,考进了云南民族学院,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但拿到通知的王海芬又喜又忧,因为家里一贫如洗,付不起学费。父母知道女儿想读书,狠一狠心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牛卖了,但钱还是不够。王海芬怀揣着2175元钱到学院报了到,而面对4500元学费以及住宿费、生活费等,急得一筹莫展,泪如雨下。无奈的她,只好再次写信给上海刘莺阿姨求助。但刘莺是工薪阶层,也已有心无力,于是提笔写信给市希望办……
  吴仁杰看了信,心情十分沉重:决不能让这个贫苦女大学生失学!他马上打电话安慰王海芬,让她千万不要因为经济问题影响学业,所需学费会尽快寄给她。星期一上班,他立刻召开党支部会议,动员全体党员为王海芬捐款。没几天,市希望办就收到了王海芬的来信,信中说:“没想到就在接到吴伯伯电话的第三天,就收到了一张万斤重的汇款单,里面载满了共产党员的伟大爱心……”读着来信,吴仁杰和党员们感到了由衷的幸福。
  以后几年,来自上海的资助,贯穿了王海芬的整个大学学习生活,甚至连她的毕业求职,都得到了吴仁杰的帮助。他跟云南省教委打好招呼,王海芬一毕业就走上了教师工作岗位,现在她工作得很好,并已结婚生子。
  12年来,吴仁杰个人资助贫困学生超过10万元。他说:“这不是捐几个钱的事,重要的是纯洁了自己的心灵,会觉得非常美好。”但他说得更多的是感谢上海市民和企业单位。自推出希望工程以来,已有700多万人次的上海好心人加入到这项伟大的公益事业中来,他们的爱心已在祖国各地结出丰硕之果!
  如今,吴仁杰他们把希望工程的内容大大扩展了——从最初援建希望小学和资助失学儿童贫困学生,扩展到培训希望工程教师,捐赠希望书库和影库,建立圆梦大学助学基金和大学生创业发展基金,资助在沪民工子女入学读书,等等。2010年11月,上海市希望办、市青少年发展基金和市卫生局、文汇报社一起,向全市发出倡议,从现在起到2014年的三年内,开展援助新疆喀什地区“千所希望卫生室”大行动。首批募集到的300万元善款,2010年底已交付上海对口援疆前方指挥部,用以援助100所“希望卫生室”……
  65周岁的吴仁杰,仍然工作在希望工程岗位上。他的激情还在澎湃,他的智慧还在喷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