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期●扬我中华魂●

“袖珍神箭”扬军威

作者:游本凤



“袖珍神箭”是一款利用红外热源作为导引目标的高科技便携式防空导弹,所以也叫红外制导导弹,俗称“肩扛导弹”。
  所谓红外热源制导或导引,通俗地说,就是利用前方的热源作为打击目标,即利用红外线探测器作为制导方式的导弹。因为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机体通过与大气的高速摩擦会导致温度升高,尤其是发动机尾的喷口是一个巨大的热源,这就是典型的红外辐射能量源。而红外制导导弹正是利用飞机发动机尾喷口热源作为制导信号源,锁定热源后直接冲着目标飞去。导弹不仅在飞行过程中具有追踪能力,而且碰触目标后足以摧毁敌方飞机。
  这类“袖珍神箭”体积小、成本低、机动灵活、装备简易,而且颇具杀伤力。正因为这一便携式导弹具备上述诸多优点,因而引起了各国军界的高度重视。早在20世纪60年代,针对敌方飞机出现了低空、超低空的突防作战方式,美国和苏联作为科技发达的军事强国,率先将红外导引概念变为作战武器,相继研制出了“红眼睛”和“萨姆-7”两个系列的超低空便携式防空导弹。
  让人吃惊的是,1994年4月6日,卢旺达总统哈比亚利马纳和布隆迪总统恩塔里亚米拉在赴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出席关于地区和平首脑会议以后,同机返回卢旺达首都基加利机场时,座机突然被一枚导弹击中,两个总统和随行人员瞬间殒命,令全世界震惊。
  据悉,击落这架总统座机的导弹就是这类“袖珍神箭”。杀手在实施攻击时,只需埋伏在机场附近,使用很简便的发射装置,便可以实现“打出去不管、发射好就跑”的速战速决目的。这种导弹的发射距离一般在2公里左右,目标一旦被导弹导引头咬住,很难逃脱,被击中的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可见其致命杀伤力有多大。而且杀手在发射完后,随手便可扔掉成本低廉的玻璃钢发射筒,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撤离,做到来无影去无踪。

中国首批肩扛导弹横空出世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捍卫国家领空中,既需要中远程防空导弹,也需要近程防空导弹,以形成近、中、远三个空域的全方位防空护卫和打击能力。无疑,这种便携式近程防空导弹也是中国部队所迫切需要的。早在1974年,中国航天部门根据部队的需要,决定开展对这一小型防空导弹的研制,该导弹被命名为“红缨五号甲”。
  当时选定的“红缨五号甲”方案是:采用红外制导体制,弹体以旋转方式出膛,弹上用燃气作为启动能源,以固体燃料发动机作为飞行动力。弹上还装有杀伤、爆破、聚能综合效应的战斗部和触发引信。导弹采用筒式发射,其直径只有碗口粗,长度约1米。整个武器系统由装筒弹、热电池和发射机构组成,并配备综合测试车。
  方案确定后,很快被上级立项。1975年,“红缨五号甲”研制工作正式全面铺开。该导弹“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装筒弹、热电池和发射机构等与原先研制的地空导弹都不是一个类型的,故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参照。如,原先的防空导弹主要以雷达作为目标导引,根据前方的金属飞行器获取目标信息,然后跟踪和锁定目标进行打击;而红外制导导弹与雷达制导导弹完全不是一个路子,体形上也差别很大。导弹作为敏感的武器装备,国外对这类资料和技术严密封锁,除了能在杂志上看到一些导弹图片外,几乎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资料。因此,必须从头摸索,白手起家。航天人在没有一点技术基础的条件下,要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攻坚克难,打造一个全新概念的产品。
  第一批用于飞行试验的导弹很快就制造出来了。1978年底,该导弹进行第一次打靶试验。试验时,航天人在皖南地区选择一座高150余米的山顶,然后用碗口粗的毛竹搭起了一个高高的架子,上面挂上蒙布作为靶板,中心固定一只2千瓦的电炉作为红外辐射热源模拟目标。当时共打了2发导弹,发发命中,电炉顿时灰飞烟灭,成功了!航天人的欢呼声响彻山野。
  初战获胜,士气大振,也会使人产生急于求成的情绪。在短时间内,他们又匆忙研制出12发导弹,组成一支试验队伍前往我国正规的靶场——西北某基地进行打靶,接受军方的检验,试图一下子通过鉴定和定型试验,以获得批量生产的“通行证”。结果事与愿违,这些导弹不是发动机爆炸,就是偏离目标太远,有些甚至是“哑弹”。铩羽而归并非坏事,说明真正掌握关键技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唯有克服浮躁心理,认真钻研,方能攻克难关。
  于是,他们对试验中暴露出来的所有技术问题拉单挂账,找出关键所在,采取相应措施;对有些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还组织了攻关组集中攻关;对有些较为高深的课题还联合有关协作单位和高校,进行原理探索和试验,逐步掌握核心技术。经过数年拼搏和一次次的不懈努力,他们终于突破多项技术难关,获得了实质性进展。
  俗话说,功到自然成。随着技术问题的逐个解决,产品的性能也日趋提高。这个时期的多次靶场试验结果表明,多项技术改进效果明显,射击精度越来越高,产品正逐步走向成熟,并满足设计要求,整体性能已经符合实战要求。
  为进一步考核导弹的抗寒和抗热能力,该导弹还按照军方的要求,先后前往黑龙江和海南岛进行寒、热区试验,均获成功,并顺利通过了军方严格的设计定型考核目标。据此,“红缨五号甲”投入了批量生产,开始源源不断地装备部队。
  “红缨五号甲”成绩斐然:1987年荣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第三代超低空导弹一步到位
  “红缨五号甲”虽然为部队武器装备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导弹武器装备技术的不断进步、迭代更新,尤其是这些年来便携式导弹技术在国外发展很快,作为第一代便携式导弹的许多不足也显现出来,急需被一种新型的便携式防空导弹替代,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现代战争的需要。于是,作为预研的一代新型号——飞鹰六号,跨越第二代整个阶段,直接作为我国自行研究设计的第三代超低空近程防空武器浮出水面。
  “飞鹰六号”与“红缨五号甲”相比,其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一是既可以对目标实施尾追打击,也可以迎面攻击,使其作战能力达到全方位。我们知道,飞机尾部是发动机热量的排放处,也是热源最集中的地方。红缨五号甲的制导体制正是根据红外热源原理,实施跟踪飞机尾部热源进行打击的。而飞机正前方缺少热源,该导弹就不能进行迎面攻击。“飞鹰六号”通过科技人员的不断攻关,则解决了迎面攻击这一难题。二是可以实施抗干扰,尤其是能够抵抗人工诱饵的干扰。所谓干扰,是敌机为了避免遭到打击,而施放的某种干扰装置,以诱导导弹飞向非目标的诱饵弹,自己则利用其掩护逃脱打击。但“红缨五号甲”不具备这种抗干扰功能。三是增加了前项偏移功能,使得发射精度和命中率更高。所谓前项偏移功能,指的是飞机是一个高速移动的目标,导弹同样也是高速移动的。因此发射前导弹必须对所打击的目标设置一个提前量,使得飞机的飞行过程和导弹的飞行过程正好形成一个交会点,从而准确无误地将目标击落。因此,这一提前量的科学设置非常重要。
  方案无疑是先进的,但真正要将方案变成导弹产品,相当艰难。为此,航天人在整个研制过程中,饱尝了失败的痛苦,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值得欣慰的是,失败是成功之母,每次试验都有所收获,使得研制工作一步步向前推进。科研人员先后攻克了导引精度关和抗干扰关,使得“飞鹰六号”有了新的突破。1999年,该导弹在靶场进行飞行试验时,射击了几个空域点的不同靶标,均成功。本次试验开创了“飞鹰六号”研制史上的几个第一:第一次射击活动靶标;第一次迎面攻击并击落高空远点的高速靶标;第一次由活动靶标投放红外干扰弹,而导弹成功甩开干扰弹,直接朝着目标飞去;第一次射击低空点靶标;第一次攻击采用战斗弹的目标,导弹的导引系统和作战系统配合默契,一举将高速靶弹击落。
  接着,该型号导弹先后在寒区和热区成功进行了抗寒、抗热试验。至此,“飞鹰六号”通过了国家设计定型所必须进行的各项大型飞行试验,获得一纸宝贵的允许批量生产“通行证”。
  “飞鹰六号”装备部队后,其拓展型号也顺利开展,如将导弹悬挂在飞机上,可实施空空打击或空地打击;与高射炮结合起来配备在坦克上,使其作战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扩大。由于“飞鹰六号”分量轻、发射装置简单、随身携带便捷,大受部队官兵的欢迎。
  在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飞鹰六号”以弹炮结合、铁流滚滚的方阵,威武雄壮地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