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期●红色传承●

永远不变的本色

从夏明翰烈士女儿夏芸身上体现了——

作者:罗幸泉

夏芸老阿姨是夏明翰烈士唯一的女儿。我自浙江舟山海军部队转业回江西九江老干部局工作直至退休,夏阿姨一直是我的服务对象。在十几年的交往中,她那种赓续红色血脉,坚守初心本色,对党忠诚、淡泊名利的崇高风范时时在我大脑闪现……
  “这是我与老伴生前约定,决不能违背”
  1999年5月,夏阿姨的老伴张景禄不幸在广州医院病逝。张景禄是位老红军,曾任九江行署常务副专员。
  根据组织的安排,由我负责陪同夏阿姨乘列车前往广州处理后事并迎回骨灰到九江,然后举行隆重的安葬仪式。临行前,市委领导特意私下交代我,对张老后事的处理,只要不是大的原则问题,尽量满足其亲属的要求。
  说实在的,我原担心这次后事处理难免会有些“风浪”,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让我看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博大胸襟……
  到了广州殡仪馆,在灵堂的布置上,夏阿姨给我们提出了“约法三章”。她说,灵堂的布置越简单越好,公家的钱能不花的尽量不要花。一是摆在灵堂的花圈一律用租来的,不必买新的;二是冰棺四周不用摆放鲜花,全部改用塑料花盆,因为这样也不影响影像效果;三是灵堂只要一个小间的,用不着铺张。
  当我与夏阿姨及其子女一起返回九江时,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军分区领导悉数前往车站迎接。她顾不上满腹的忧伤和一路的疲劳,反复躬身致谢,并特意叮嘱当时的市委主要领导:你们拟为景禄举行隆重的悼念仪式的心意,我和孩子们都领了。丧事从简,是我与老伴生前的约定,我决不能违背……
  翌日,九江市的螺丝山上多了一座新坟,与此同时,《九江日报》在第一版醒目地刊发了这样一条短消息:根据老红军张景禄同志生前的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
  2002年之前,一些单位特别是特困企业拖欠老干部“两费”尤其是医药费情况严重,为此,老干部上访不断。那时,我成了医院的“常客”,为老干部看病的费用作担保人。而夏阿姨退休前所在的单位恰恰是我市的一家危困企业,而她的身份只是退休干部。
  谁都知道,退休干部与离休干部的生活、医疗待遇是有很大差别的。正因为如此,有不少老同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人证明并经组织审批而变更了身份,从而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并经多方证实,我逐渐对她家庭及本人的历史有了更详尽的了解:原来,她父亲夏明翰与母亲郑家钧是在好友毛泽东的撮合下,于1926年农历九月初四结为伉俪的。1928年元宵节后,由于叛徒的出卖,夏明翰在武汉英勇就义。当时,她才半岁。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杀,母亲带着她在长沙辗转了多个地方,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后来到上海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后,母亲成了一名地下交通员。年幼机灵的她,还帮助母亲送过几次情报。1949年解放后,她考入了武汉大学,后转往北京就读有色金属专业……
  对于家庭的光荣历史,夏阿姨从不愿示人,更不愿以此谋取私利。有一次,在与她交谈时,我有意无意地提起了一些老干部变更身份的事。显然,她听懂了我说话的潜台词,马上很坚定而恳切地回应了我:解放前我主要是个学生,没有专门从事革命工作的经历,所以,组织上当时认定我是退休干部是对的。
  丈夫去世后,体弱多病的夏阿姨身体越发不如以前,但她从来没有对组织上提过任何要求。对如何缓解她看病难的问题,我一直很苦恼,找不到合适的解决办法。这件事传到分管党群工作的市委副书记那里,他动情了:对夏老应采取特事特办的方法。后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一致同意,为夏阿姨单设一个医疗帐户,由市财政每年拨给5000元,用于医疗之急需。然而,到了年底,市财政局的同志告诉我:5000元一分不差都在账上。年复一年,直至我退休,那医疗账户上依旧没有出账的任何记录……
  后来,我跟夏阿姨提及此事,她回答道:“我不是什么特殊人物,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
  “我的小困难可以自己克服”
  在我的记忆里,夏阿姨总是光明磊落,淡泊名利,从不伸手,严于律己,而且事事处处为组织和别人着想。
  记得有一次,新上任的市委书记到她家里走访,关切询问她子女的情况和家中还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按照惯例,在这样的场合反映问题,一般都可以得到满意的解决。但是,她却反其道而行之,专拣好的说,报喜不报忧,对小儿子失业的事故意打“埋伏”隐情不报。见她又是这个样子,我干脆大胆把话挑明了。开始,市委书记还有点不相信,经证实后马上嘱咐随行人员,要尽快解决好这个问题。不料,夏阿姨执拗地拦住了,她说:“现在失业的人员很多,市里不可能全都包下来。我的小儿子虽然下岗,对我们家里来说,只是暂时的一个小困难。你们在位的同志不容易,应该忙市里的大事去,不要在我家的小事上分心。”
  还有一次,市电视台开办的一个叫“市民议事厅”的栏目,内容涉及城市建设、家庭婚姻、子女教育等百姓关注的各个领域,每期邀请几个群众代表说看法、谈感受、提建议。由于节目很接地气,因而也很受百姓欢迎。为了增强“亮点”,一位市领导热情地邀请夏阿姨参加,她以身体不适委婉地拒绝了对方。这位市领导不死心,专门找到我,要我再试一次,因为这期《市民议事厅》的议题正好是他分管领域的工作,他迫切希望有夏芸这样的群众代表站台助阵。出于无奈,我只好硬着头皮来到阿姨家。当我拐弯抹角说明来意,善解人意的她忍不住笑了起来:我知道你这个当局长的难处,冲你从来没对我开过口的份上,我就破个例吧!不过,我有言在先,主持人让我回答问题之前,只要说一下我的名字就可以了,不必去介绍其他任何东西。
  我马上把夏阿姨的话原封不动地转告给了那位市领导。那位市领导高兴之余,立即嘱咐有关部门严格照办。因为我反复说过,夏阿姨最不喜欢“出头露面”,曾有一些记者想上门采访她,她都以各种理由拒绝了。她不止一次说过:“父辈是父辈,我是我,我没啥值得炫耀的。”
  夏芸老阿姨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用一言一行、点点滴滴坚守着初心本色,传承着红色基因。

注:作者曾任海军舟山基地政治部宣传处副处长、组织处处长,江西省九江市老干部局局长,现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