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除夕前一天上午,中共江苏省委上海地下党负责交通的王建中当面给李成浩(江都县交通站负责人)下达一项紧急任务:把地下党员、作家艾寒松和他的爱人赵金秀护送到苏中根据地。艾系中共上海文委委员,从事上层文化人士的统战工作,影响力很大,曾在1935年以“易水”为笔名发表杂文《闲话皇帝》,影射了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向国民政府抗议施压,蒋介石遂下令在全国范围内通缉“易水”。故这次转移护送任务尤为重要。
当天下午,李成浩按约定时间来到劳勃生路(现长寿路)大自鸣钟邮局门口,找到了一个头戴狐皮帽、身穿灰长袍、手拿一张《申报》的中年人。他就是艾寒松。李成浩与艾寒松接上暗号后,带上旁边等候的赵金秀,叫了黄包车直奔轮船码头。
在轮船上,他们遇到了事先安排好的地下交通员陈骥涛。陈对这条地下交通线、尤其是对长江北岸的如皋张黄港较熟悉。在下船接受敌人检查之前,小陈对李成浩说:“到码头后天色就不早了,走不了多少路。明天是大年夜,天又在下雪,在游击区借宿很不安全,不如就在张黄港的交通旅馆住宿。旅馆黄老板和我抗日政府有关系,与敌伪警察所的关系也不错,我们可以让他明天一早就送我们出关卡,再沿公路向石庄镇(敌伪据点)方向走,这样较为安全。”李成浩同意了陈骥涛的建议。
第二天,艾寒松夫妇安全通过码头检查后就直接入住了旅馆。小陈主动跟黄老板打了招呼,老板娘对他们一行也特别优待,专门为他们及住店客人摆了两桌年夜饭,每桌都上了鸡、肉、鱼等十来个菜和米酒。在这样险恶的处境中,还能吃上这么丰盛的年夜饭,出乎大家意料。然而,不凑巧的是,就在这天晚上,伪警察和日本鬼子在对旅馆进行例行检查后,竟然留在旅馆里打牌了,且打牌的地方就选在李成浩住的房间。看他们也不像是很快会收场的样子,老板娘跟随行的伪军打了招呼,还塞钱打点了一下。幸好艾寒松夫妇住的是单独一间,跟李成浩的房间中间还隔着一间,只要鬼子不对李成浩起疑心,应该不会出事。而要他们不起疑心,李成浩只能装着无事似的正常睡觉。可李成浩睡的那张单人床边上,已有一个鬼子坐在那儿打牌了,如果从单人床上取被子到旁边双人铺来睡,鬼子可能会认为李成浩是有意躲避他们,反而容易引起怀疑。于是,李成浩神态自若地走到单人床边,与鬼子隔开一段距离后坐下,自顾自地脱下鞋子坐上床,缩起双脚,小心地从鬼子身后钻进了被窝。他面向外侧慢慢躺下。忽然,一抹红色映入眼帘,原来是那鬼子腰部挂着的盒子枪露出一角红绸枪布,李成浩真想伸手抽出手枪、杀死敌寇,但他很快就打消这一闪念,因为眼下最主要的任务是完成艾寒松夫妇的护送。然而,鬼子就在身旁,他能睡得着吗?假装打鼾,万一被识破,会更危险。若真的睡着了,会不会说梦话而误事?最后,李成浩决定真睡。为防止意外,他打好假口供腹稿,然后反复默诵多遍,到心里很有把握时,也就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约在凌晨4点,熟睡中的李成浩被一阵吵闹声惊醒。此时房内无人,桌上乱牌一堆,地上果皮、瓜子壳狼藉一片。隐约中听到日本鬼子对招来的中国女陪侍又骂又打,在一个姑娘带哭腔的申辩声中,李成浩才慢慢听出点头绪:原来是有个姑娘把鬼子的枪藏起来了,所以鬼子大发脾气。这害得大家后半夜都没睡好,幸好只是虚惊一场。
第二天一早,旅馆黄老板领着李成浩、陈骥涛、艾寒松夫妇直奔芦庄区交通站。休整了一下,再由站上交通员带领,在夜幕掩护下,通过封锁线,赶到苏中交通总站,把艾寒松夫妇交给负责人荣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