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晚8时多,北京第一例外来“非典”患者被送到解放军302医院。一接到会诊通知,74岁高龄的该院传染病专家姜素椿教授放下电话拔腿就走。其时,他早已了解到广东“非典"的凶险情况,知道此疫对年老体弱人群最不留情,深知自己与患者紧密接触会有怎样的危险,但他没有半点犹豫。
考虑到姜老的身体情况,院领导安排他在急救室外坐镇指挥。可姜素椿不听劝阻,他在口罩里夹了两层纱布,毅然走进急救室。他说,作为军人,作战时岂能不上一线!80分钟的紧张抢救,终因患者病情过重未能抢救过来。
为尽快查明病源,姜教授建议连夜讨论疫情,着手尸检准备,一直忙碌到第二天凌晨。次日,他同中国预防医学病毒所的院士一起指挥尸解。第3天,第二批病人送到,姜素椿又走进了抢救室……
古稀之年的姜素椿患过鼻咽癌,虽已痊愈,但因化疗导致一侧鼻腔不通气,连续接触“非典”患者,对姜教授来说无异是拿自己的生命去拼搏。可他依然固执地坚守在一线,抢救、诊断、治疗……
3月14日晚,姜教授突然感到发冷,意识到自己被感染了。他很平静地来到病房,检查后被确诊为“非典”。第二天,他高烧到39℃。全院上下心急如焚。大家知道,姜教授把大半生都献给了传染病防治事业。47年里,他抢救过的传染病人不计其数,现在他病倒了,医院决定竭尽全力救治他!
多年来,姜素椿很多次都与死神擦肩而过。在几十年军医生涯中,他多次深入疫区救治,霍乱、鼠疫、出血热、流脑、甲肝等流行疫情没有一次让他感染。而在这次非典流行时,他却被击倒了。他痛苦地对夫人说:“倒在‘非典’手上,我真的不甘心啊!”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姜素椿镇静地表示:作为医生,我不能为患者服务了;但作为病人,我愿以自己的身体作试验,为防治“非典"闯条路!高烧中,他脑子里还是琢磨着一个问题:尝试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给 “非典"患者注射同类病人康复后的血清,使身体产生抗体,快速康复。
姜素椿这一设想迄今尚无先例,原因是输注血制品有很大风险。此刻,他自己病了,便决定用自己的身体做试验!姜教授通过电话向院领导提出了这个要求,并说:“医学研究的发展,往往都伴随着一些代价和牺牲。我都七十四了,这次即使死了,我也无怨无悔。"在他的再三坚持下,医院终于同意了他的要求,并对他的建议进行紧急研究后,当即派人到广州采集“非典"康复者的血清。
3月22日,姜素椿身上注射了这种血清。让人欣喜的是,第二天,病情明显好转,肺部阴影明显缩小,再配合其它药物治疗,几天后,姜素椿发烧、咳嗽等“非典”症状几乎全部消失。姜素樁的生死试验终于成功了!
恢复期的姜素椿坐在病床上就没闲着。他一支铅笔一摞稿纸,组织医生、护士们讨论撰写治疗、护理“非典”的论文。他根据对自己的治疗过程,帮助主治医生写出了《关于老年SARS病治疗一例》,他又单独撰写了《重型急性呼吸综合征对传染科医生的启迪》等文章。4月15日,姜素樁病愈回到了家里。他用生命冒险试验的成功立即引起海内外的注意。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对此做出批示,对于姜素椿教授的这种献身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