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期●缅怀篇●

宋达先:启东走出来的英雄

作者:周平 洪善宽

宋达先,1928年出生于江苏启东建高乡维邦村(现南阳镇康乐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兄弟姐妹八人,全靠父亲为地主做帮工维持生活。在革命环境熏陶下,他十五六岁就参加了当地的民兵组织。
  1946年土地改革时,宋达先积极参加打土豪、斗地主等运动。当年底,尽管妻子生产刚半个月,但为了保卫劳苦大众的胜利果实,他毅然参加了新四军东南警卫团,不久转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他入伍后思想进步、作战英勇,于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被提升为排长,后又被提升为连指导员,先后荣立二、三、四等功共7次。
  1948年5月,解放姜堰县城的战斗打响了。因守敌负隅顽抗,我军伤亡很大,激战一天一夜未能攻克县城,还面临被增援敌军反包围的紧急情况。关键时刻,宋达先抱起机枪,跃出壕沟,冒着枪林弹雨蛇行跃进。在战友火力掩护下,他翻过城墙,伏地架枪一阵猛射,封住了敌碉堡的机枪射孔。战友们潮水般跃过护墙,一鼓作气击溃守敌,解放了姜堰县城。在这次战斗中,宋达先荣立二等功。
  淮海战役战线长,敌我双方行军交错穿插,战况十分复杂。一天,宋达先所在连队被敌围堵。面对疯狂攻上来的敌人,他机智躲进坟地一口坏棺材中,等大股敌人走远后,再猛地从棺材中钻出,举枪对准几个懒洋洋走过来的掉队敌人,大吼:“缴枪不杀!”这几个敌人乖乖投降。淮海战役中,宋达先荣立三等功。
  1950年,解放舟山的战斗已近尾声,宋达先奉命率领所在连队搜索残敌。战士们在荆棘丛生的山谷中仔细搜寻。突然,一个山洞里有几个残匪举枪顽抗,弹如飞蝗,让战士们接近不得。宋达先一面向残敌政治喊话,一面让战士们绕到敌人枪弹不及的地方发起突袭,歼灭了这股顽敌。解放舟山战斗中,宋达先再次荣立战功。
  1955年9月,上海地区连降暴雨,江水猛涨,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宋达先所在连队接到上级通知后,立即投入抗洪抢险。当时,担任连指导员的宋达先因胃肠发病正在休息,接到抗洪抢险命令后,他不顾病痛,立即率领全体指战员奔赴江湾区决口地段。他身先士卒,带着战士们纷纷跳下水,筑起一道人墙,让抢险军民有时间把装有泥土的麻袋扔进水里、抢修堤岸。宋达先带病在水里泡了一整夜,将近黎明时,不幸被汹涌洪流卷走牺牲。
  宋达先的英勇牺牲和献身精神,深深地感动了部队指战员和上海市干部群众。上海市、区相关领导,部队团首长,所在连指战员代表,以及干部群众一千多人参加了他的追悼会。《文汇报》 在头版报道了他抢险献身的事迹,刊登了他的照片。作为党教育培养出来的启东人民好儿子,宋达先不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战士。人民永远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