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

泗阳血泪:侵华日军暴行实录

作者:姜田兵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1939年2月底,泗阳县城沦陷。从此,这座充满烟火气的苏北小城,坠入长达6年半的黑暗深渊。日寇铁蹄所到之处,无数村庄被焚毁、百姓被屠杀。日寇的暴行惨绝人寰,罄竹难书!

里仁集的血色开端
  1938年5月初的一天,里仁集的百姓正像往常一样忙碌着。突然,一声尖锐的呼啸划破天际,日军的轰炸机像一群恶鹫般俯冲而下,炸弹拖着长长的尾焰砸向里仁集。顷刻间,爆炸声震耳欲聋,浓烟滚滚升起,房屋倒塌的轰鸣声、百姓的哭喊声交织在一起。当地居民被炸死炸伤30余人,集南一位妇女尸骨无存,只有一缕头发挂在树梢。
  1943年2月20日,日军飞机再次将罪恶的炸弹投向里仁集、丁集、松张口、前庄圩等地,百姓死伤无数。里仁集杨守义一家四口全被炸死,未满周岁的孩子也未能幸免,小小的身躯被炸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洋河的毁灭之灾
  1938年11月26日,日寇的铁蹄踏入洋河,他们如同野兽一般,到处纵火。从西小圩向东,再由东大街向南,挨门逐户,烈火冲天,浓烟遮蔽了天空,大火整整烧了四天四夜。据统计,被烧房屋9947间,器械、粮食、货物等财物不计其数。未及逃避的老弱病残,也遭到了日军的残忍杀戮,被烧死、刺死百余人。范姓84岁老太被日军刺了十余刀,满身是血地惨死在家中。
  1939年2月26日,日军再次占领洋河。他们灭绝人性,肆意糟蹋、奸淫妇女。日军小队长率士兵12人在黄河堤下打靶时,看到一个14岁的女孩,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对其进行轮奸,直到女孩奄奄一息,他们才扬长而去。太平市一史姓女孩,年仅8岁,被日军抓进碉堡轮奸,当小孩被放出时,浑身是血,惨状令人心碎。在洋河,日军任意乱杀无辜。训练刺杀时,一苏姓农民从旁经过,就被当作活靶子,残忍地戳死。他们在东小街谢屠夫家发现一把杀猪刀,便将谢家父子三人用刀捅死。日军将一位普通百姓吊在树桩上,当作活靶子练习射击,致使其身中数弹,痛苦地死去。

县城的沦陷与破坏
  1939年2月27日清晨8时,5架日军飞机如乌云般压向泗阳县城。防空警报尚未拉响,呼啸的炸弹已撕裂长空。城中小学的朗朗书声戛然而止,周家糟坊的米酒香气瞬间被硝烟取代,断壁残垣下,19条鲜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那一刻。幸存者刘庆荣的记忆里,永远刻着那惨烈的画面:母亲被炸得支离破碎的身躯,7个月大弟弟被炸飞的小小身影,悲痛如潮水将他淹没,他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无能为力。
  夜幕降临时分,日军如恶魔般进入县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3000多户人家的房屋在大火中化为灰烬,1万多居民被迫背井离乡。这座承载着近千年历史的古城,彻底沦为废墟,曾经繁华的街道,只剩下斑驳的断壁残垣,无声诉说着侵略者的罪恶。

乡村的 “扫荡” 噩梦 
  日军侵占泗阳后,大量扩充伪军,发展伪组织,先后在洋河、城厢、众兴、仓集、胡庙、屠园、熊码头、黄嘴、大兴庄、林宫渡、郑楼、新袁、来安、史集、葛集、八集等地构筑29个据点,推行伪化政策,残酷迫害人民群众。
  1939年6月,日军从众兴出动,向王集、张家圩、穿城 “扫荡”,沿途烧毁房屋1600余间,杀死群众30余人,宁静的乡村瞬间被战火笼罩,百姓们四处逃亡,家园被毁,亲人离散。
  1940年2月26日,日军从钱集向西“扫荡”,里仁集被烧毁两条街,150余间房屋化为灰烬,浓浓的黑烟在天空中久久不散。
  1940年9月16日,日军向庄圩、王集一带“扫荡”,烧毁民房70余间,许多百姓失去了自己的住所,只能在废墟中无奈地叹息。
  1940年11月10日,日军在老唐圩烧光100余户人家,向东南追赶国民党军57军时,沿途又烧毁40余家,打死群众10余人,战火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1941年9月,日军从沭阳出动,进攻乔王尚,100多户人家被烧光,20余人被残杀,整个村庄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中。
  1942年4月,淮阴、众兴的日军,在伪军1000余人配合下分两路向李口、新袁一带 “扫荡”,烧毁18个村庄,杀害20多名群众,村庄被大火吞噬,百姓们的哭喊声在旷野中回荡。
  1942年10月16日,日伪军千余人,从众兴、淮阴向淮泗县实行拉网式、梳篦式“扫荡”,烧毁新袁、裴圩两个集镇和几个村庄,杀害群众20多人。
  1942年底,日军到八集筑据点,烧毁民房数十间,把群众当作活靶子,先后杀害十余人,八集成为了日军屠杀百姓的地狱。
  1943年3月17日,日军从沭阳出动,向北裴圩、张圩一带“扫荡”,杀死群众80余人。其中58人被赶到周集,日军先将青年学生郝永霞、郝永珠用刺刀割断气管,推下坑,其余的人用刺刀戳死,埋在一个坑中,手段极其残忍。同日,北裴圩姬兆凤结婚,本是喜庆的日子,却遭遇了日军的屠杀,其母、嫂、叔和亲友7人被杀,出现了喜事未完办丧事,脱下嫁衣换孝衣的惨景,令人悲痛万分。
  1943年秋,日军“扫荡”到王集西北源盛庄,躲在汪塘里的20多名妇女被轮奸,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
  1944年1月22日至23日,日军在淮泗县从陶圩开始,沿途向南烧了102个村庄,约80里长。卢集、小王集、裴圩、黄圩、顺河集等五个集镇被烧得地塌土平,被烧被抢财物、牲畜无法统计,整个地区一片荒芜。
  1944年3月,日军从宿迁、洋河等地出动,向泗阳南部“扫荡”三天,从曹庄向龙集、界集一带纵火,直烧至尚嘴,火烧泗阳南乡50里,烧毁村庄数十个,上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沦陷区的生存困境
  众兴,这个曾经交通方便、商业繁荣的泗阳重镇,在日军侵占后,陷入了悲惨的境地。商店因被敲诈破产而相继关门,群众因受不了种种苛捐杂税的压榨而逃亡。抗战前,众兴有2000户人家,收复时只剩下700余户。六年间,日寇把一个热热闹闹的众兴镇弄得满目凄凉,十室九空。
  在日伪统治期间,众兴镇还遭遇了恶性通货膨胀。由于日伪滥发钞票,一张小小草纸竟卖到4000元,买一斤猪肉要16000元,一块银元可换20万元。群众在这样物价高昂的情况下,生活陷入了绝境,只能看着一堆伪币挨饿,忍受着饥饿的折磨。
  日军侵华期间,泗阳遭遇空前劫难。据历史档案记载,日军在泗阳累计烧毁房屋2万余间,残害群众超千人,致使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泗阳军民的殊死搏斗
  日军在泗阳的暴行点燃起民众的怒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泗阳数万军民与日伪军展开殊死搏斗。1941年春,淮泗县便衣队深入众兴、来安据点惩奸;6月,新四军第10旅击退侵占南新集的日伪军,夺回群众财物;10月,陈毅指挥程道口战役,泗阳群众组织4000余人支前,筹集2万余斤粮食,助力歼灭顽军王光夏部1400余人。1942年5月,三岔伏击战中,新四军与地方武装重创日伪军,歼敌百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从三岔打鬼子、血战朱家岗到鏖战林宫渡,泗阳军民在战场上勇往直前,不惧强敌,511名烈士为国捐躯,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