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
因1895年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及周边岛屿给日本,从此台湾被日本殖民统治半个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根据《开罗宣言》 《波茨坦公告》以及《日本投降书》,中国政府收回台湾、澎湖及周边岛屿,恢复对上述领土行使主权。在被日本殖民统治期间,台湾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中华民族坚强的意志。
殖民初期前仆后继的武装抗日
日本殖民统治台湾前二十年,发生了大大小小上百次的武装斗争,其中著名的有刘永福黑旗军抗日,丘逢甲反割台抗争,吴汤兴、姜绍祖、徐骧、简大狮、柯铁虎、林少猫领导的抗日义军斗争,罗福星组建革命党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抗日活动,余清芳领导的“噍吧年”抗日斗争,以及1930年莫那·鲁道领导的雾社起义等。
甲午战争期间,刘永福奉调台湾任军务帮办。1895年6 月,日军攻陷台北。当月底,刘永福邀约台南所有抗日将领、义军和留台官员进行“盟誓”,并和大家商讨抗日大计。在刘永福的号召下,台南数十个不同派系的义军统一到抗日保台的旗帜下。刘永福一面继续加强台南防务,一面调动黑旗军精锐部队,北上支援抗日。在装备简陋、人数寡弱、粮饷弹药皆缺、孤立无援的艰难条件下,刘永福带领抗日将士,组织领导台南军民,进行了历时四个多月英勇不屈的斗争,其领导的黑旗军与台胞组织的义军成为当时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重要武装力量。
丘逢甲是反割台运动的主要发动者和组织者之一。1895年4月18日,割台消息传到台湾,丘逢甲怒不可遏,当众刺破手指,血书“拒倭守土”四字,随即赶往台北,邀集民众商量对策。5月21日,丘逢甲被推举为“全台义军统领”。6月7日,日军占领台北不久即向台湾南部侵犯。丘逢甲不顾势孤力单,毅然率义军沿途伏击,无奈敌我力量悬殊,不得不退守台中。在新竹,丘逢甲联合吴汤兴、徐骧等将领组织“新苗军”和“新楚军”打击日军,延缓日军南侵步伐,为刘永福的台南防御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至7月下旬,在寡不敌众、弹尽粮绝、援军无望的情况下,丘逢甲才内渡大陆,晚年仍坚持抗日。
余清芳领导的“噍吧年”抗日斗争,是 1910年代台湾规模最大的武装抗日斗争。1915年7月6日,余清芳等人在台南东北部的“噍吧年”(今台南市玉井区)山区起事,在牛角岭伏击了两名日警。以后的 7 天里,义军累计杀死日本警察 34人。8月2日,余清芳又率军袭击了日警的南庄派出所。该派出所除三名警察逃脱外,其余十余名日警皆被消灭。余清芳领导的义军杀伤了大量日警,让日本殖民当局极为震惊。8月3日,日军进入义军的据点“噍吧年”地区,对百姓和起义人员进行屠杀,占据山岭的余清芳领导义军与日军进行了激烈的交战,打退了日军的进攻。6日,增兵后的日军使用大炮向山上的义军进行轰击,义军寡不敌众,被迫退往深山中。22日,转移途中的余清芳遭日本军警伏击逮捕,后被日本殖民当局判处死刑。但余清芳的抗日事迹一直在台湾民间传颂,至今在虎头山还立有余清芳纪念碑。
争取台湾人权益的非武装抗日
1915年后,为维护台湾人权益及保护中华文化,台湾人民开展了一系列非武装斗争,如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开设汉文化补习班、组织中华文化巡回演讲等。其间,台湾先后成立的反抗殖民统治的组织主要有:台湾文化协会、台湾民众党、台湾共产党、台湾农民组合、台湾劳工组合等;涌现出的反日著名人物有林献堂、蒋渭水、谢雪红、李伟光、简吉等。他们为反抗日本的殖民统治、争取台湾人权益、维护中华文化的存续,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日本殖民统治台湾后,分别于1895年、1906年通过“三一法”“六三法”两部恶法,剥夺了台湾人民政治权利,加大了对台湾人民的压迫和剥削。在此情况下,台湾民众计划通过设置议会,牵制和反对日本台湾总督的独裁与压迫,为台湾人民争取平等身份和政治权利。在林献堂、蔡惠如等人的领导下,发起“议会设置请愿运动”。台湾部分绅士和民众十几次赴日本东京向日本政府请愿,要求设立经公选的由台湾人参加的议会,在台湾施行的所有法律都应经台湾议会审议通过。为有效组织请愿运动,蔡培火、蒋渭水等人于1922年底冲破日本当局的阻挠,组建了“台湾议会期成同盟会”。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遭到日本殖民当局的无情打压,许多人因此被捕。1934年2月,在第十五次请愿运动失败后,林献堂等众多骨干同意结束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运动至此宣告结束。请愿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台湾人民抗争精神延续下来了。
随着日本殖民统治在台湾的逐步确立,日本殖民当局的治台政策从高压为主逐步转向以怀柔为主,试图通过文教、文治同化台湾人民,使台湾人民成为日本帝国的“驯服”臣民。台湾先进知识分子逐渐认识到,由于台湾人民文化知识水平低,必须有一个弘扬汉文化、启迪民智的组织来传授台湾人民的现代知识,唤起台湾人民的民族意识,以便同日本殖民当局进行长期的斗争。在此认识下,台湾文化协会应运而生。1921 年10月17日,台湾文化协会召开成立大会,与会的知识精英和青年学生有300 多人。大会推举林献堂为总理,蒋渭水为专务理事,创立会员共 1032 人。文化协会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启蒙运动,如发行会报和设置读报社、举办通俗演讲会、利用暑期开办夏季学校等。林献堂等文化协会的骨干全员出动,带头给民众演讲。文化协会的演讲,因抨击台湾总督府的独裁统治,鼓励人民争取应有的权利,往往变成了一场变相的反日示威活动。文化补习班、演讲活动遍布台湾的城市和乡村,对台湾民众的文化启蒙和汉民族意识的觉醒,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奔赴祖国大陆参加全民族抗战
为反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和岛内殖民当局推行的“皇民化”运动,在大陆“七七”事变爆发后,台湾不少爱国志士冒死奔赴祖国大陆,参加全民族抗战,涌现出如吴思汉等众多台湾青年“寻找祖国三千里”这样感人的事迹,以及爱国将领李友邦率领台湾义勇队在浙江福建坚持抗战的英雄事迹。在台湾岛内,针对这一时期日本殖民当局推行“皇民化”运动,许多台湾同胞也是采取各种办法抵制,如拒绝改用日本姓氏,私下坚持学习中国语言文字、传承中华文化,等等。
全民族抗战期间,在浙江及闽西活跃着一支全部由台湾爱国同胞组成的抗日团体——“台湾义勇队”,其创始人和总队长是出生在台湾台北的李友邦。李友邦,1925 年毕业于黄埔军校,1927年4月加入由广东台湾进步学生所组成的“广东台湾革命青年团”,1929年秘密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 年全面抗战打响,在中共浙江省委统战委员会的协助下,李友邦筹备组织一支台湾人自己的武装力量。1939 年2 月22日,台湾义勇队在浙江金华宣告正式成立。台湾义勇队的具体工作主要集中在:第一,宣传工作。通过举办演讲会,介绍大陆抗战形势和当前台湾革命运动的任务,有力地鼓舞与激发了广大台胞的抗日斗志。第二,对敌政治工作。李友邦利用台湾人会讲日语的优势,将“瓦解敌军和教化俘虏”确定为台湾义勇队的主要工作之一。第三,医疗工作。台湾义勇队许多队员有从医经历,所以义勇队在金华城内设立医疗所,在乡下设立医疗站和巡回医疗队,以后又在福建开设医院,为军人和百姓治病。第四,武装抗日。1943 年台湾义勇队对日本占领下的厦门开展了三次军事行动,有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抗日战争时期,在日本东京求学的台湾青年吴思汉,为了参加祖国大陆的抗日活动,历时一年零三个月(1944年4月至1945年6月),经日本、朝鲜半岛,中国东北、华北、西北,行程三千里,最后到达国民政府战时陪都重庆。其间他经历了被日警不断盘查、随身药品被没收、旅费用完生活无着落等困境。到了重庆,吴思汉将自己艰难的经历写成《思慕祖国不远千里——一台湾青年的归国记》一文,讲述了一个日本殖民地的台湾青年回国参加抗战的曲折经历,以及历尽千辛万苦、永不回头的精神境界。该文后来发表在台湾革命同盟会的机关报《台湾民声报》上。文章一经发表轰动全国,同时代的许多青年知识分子争相传阅。此外,还有钟浩东等五位台湾青年结伴赴大陆参加抗战,经上海、香港最后到达广东惠阳,途中经历了多重风险,包括被误抓、险遭枪决,最后在台籍爱国人士丘念台的帮助下,参加东区服务队,积极开展敌后战场动员民众、医疗服务工作,为中国大陆全民族抗战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台湾人民英勇的抗日斗争是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台湾著名爱国人士、史学家王晓波所讲:“《马关条约》后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是中华民族抗日斗争的原点,而中华民族的抗日斗争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原点。”
台湾同胞抗日斗争的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撰文介绍有关台湾同胞抗日故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及台湾光复80周年,一是要把被“台独”分子歪曲的历史纠正过来,还历史一个真相,帮助民众建立正确的“台湾史观”。上述台胞抗日斗争故事,有力驳斥了台湾沦陷后台湾人全被日本殖民当局同化的谬论,充分说明了,尽管台湾被殖民统治五十年,但相当部分台湾民众保留了一颗中国心,他们痛恨日本殖民统治,不愿当“二等公民”,奋起反抗日本殖民主义者的压迫。生长于日本殖民地台湾的一些青年,不愿成为“皇民”,心系祖国,排除万难回到祖国参加中国内地的抗日战争就充分说明了这点。
二是回顾中华民族光荣的抗战历史,弘扬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激励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在台湾社会,由于民进党当局的倒行逆施,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的抗日斗争故事被逐渐淡化、遗忘。台湾没有一所专业的、大型的、高规格的抗日纪念馆,多是散落在各地抗日英雄纪念园(碑)。随着岛内老一辈人渐渐老去,年轻一代对这些纪念园(碑)越来越“无感”,代之而起的是一部分台湾人“媚日”现象。今天我们撰写台胞抗日故事,希望读者(包括台湾读者)通过阅读上述台胞英勇、悲壮的抗日斗争故事,了解台胞光辉的抗战历程,进而了解祖国大陆十四年的抗战历史,弘扬传承爱国爱乡的民族精神。
三是反对“台独”分子否定《开罗宣言》 《波茨坦公告》,歪曲联合国2758号决议,加强两岸融合,推动祖国完全统一。台独分子为谋求“台独”,肆意歪曲历史文献,胡说国际法没有规定台湾不能加入联合国,用心险恶。历史的真相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根据《开罗宣言》 《波茨坦公告》 《日本投降书》,中国政府收复台湾,行使对台湾的主权。1971年联合国2758号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所以,“台独”分子歪曲历史文献,谋求“台独”,试图加入联合国,没有法律依据,也得不到国际社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