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期●随感录●

从“书记蹭饭”想到的

作者:徐曙光

日前,一位驻村书记挨家挨户蹭饭的视频受到关注。这位新来的年轻“蹭饭书记”,每到饭点就到村民家中蹭饭,还不忘交上等值或超值的“饭票”——牛奶、鸡蛋、面粉等。看似“蹭饭”,实则是陪伴,以心换心的行为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使他了解到真实的村情民况。
  无独有偶,有位上级领导深入农村调研,当地村委会要宴请,他谢绝了,执意在被访问的农家蹭饭。饭桌上是菜粥和咸菜,这位领导和农民边吃边谈。农民向他反映当地供电和农民生活等方面的问题,领导边吃边掏出小本本记一阵子。饭后,这位领导付完饭钱颇有感触地说:“这顿农家饭吃得有味道啊。”
  由此不禁联想起老一辈党员领导干部那种踏实的工作作风。但眼下许多地方,上级领导下基层,一般都是当地领导作陪和接待。即便“深入”农户家中,也是问一问、看一看,一会儿就走,哪会留在农户家“蹭饭”呢?
  要想真正了解基层实情,只有放下架子,深入到农民群众当中去,才能了解到一手资料,才能听到基层一线最真实的声音。上述的驻村书记与那位领导干部,能使农民产生一种亲切感,觉得你不会有官架子,他们就敢畅所欲言,把心里话掏出来。上级领导可以听到未经修饰过的基层实情,及时体察到农民的甘苦,对下一步如何抓好农村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为农民排忧解难等非常有利。

这样的农家饭,即使没菜也该很香;这样的“蹭饭书记”,农民欢迎,多多益善。 ※